建筑业的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与转型升级实践,是这个时代的关键命题之一。在智能建造领域,如何通过智能化建造、标准化建设,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也成为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话题。
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到:发展智能建造,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建设低碳城市。此后,10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在推动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建设中提到:推动智能建造标准化,完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施工现场监控等标准。
今年以来,广东省、湖北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甘肃省等均已印发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智能建造相关标准与评价体系。作为数字经济产业的前沿省份,浙江也在积极推进相关标准体系的建设。当前,浙江省建筑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浙江省围绕数字化改革总体布局,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了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蓝图。
11月6日下午,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第四届数字经济标准创新论坛——智能建造产业标准化论坛正式召开。
本次论坛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之江实验室、海宁市人民政府指导,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智能计算)、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协会、浙江省智能技术标准创新促进会、浙江省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嘉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宋炳坚,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武传宇,之江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智能技术标准创新促进会理事长郑宇化,海宁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徐洪华,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副巡视员楼冰,浙江省建筑业管理总站副站长柴林奎,嘉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朱斌出席本次论坛。众多专家学者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产业相关企业齐聚一堂,围绕“智能建造产业标准化”主题,共同探讨智能建造未来发展路径。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宋炳坚在致辞中表示,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浙江省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将为全国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和标准化建设提供浙江经验,进一步提升中国建筑业的科技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本次论坛期间还举行了浙江省智能技术标准创新促进会智能建造工作组聘书颁发与授牌仪式。
浙江大学教授童根树被授予智能建造工作组特聘顾问专家一职,杭州墨圜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天翔博士获任智能建造工作组召集人,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系研究员刘珂博士、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赵亮博士获任智能建造工作组联合召集人。
杭州铁木辛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杭州墨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建投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集团马钢技术中心、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上海大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鸿翔钢结构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闪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星空绿筑(浙江)科技有限公司共11家企业获任为智能建造工作组联合召集单位。
据悉,智能建造工作组经浙江省智能技术标准创新促进会第一届六次理事会审议,于年8月26日正式成立。目前智能建造工作组组建工作仍在持续进展中,未来工作组将着力研究智能建造产业、技术、业务及标准体系,发布研究报告和白皮书,研制和发布智能建造领域的团体标准,并推动团标向地标、行标和国标转化,联合推动示范性项目落地及市场应用,作为智能建造领域的专家智库积极建言献策,组织开展学术交流、培训、标准宣贯等论坛和沙龙活动。
此外,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性能结构研究所副所长童根树,同济大学教授、本科生院院长、“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赵宪忠,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长三角分院副院长程永红,浙江鸿翔钢结构有限公司副总裁戴高峰,中国宝武集团马钢技术中心型钢研究所所长吴保桥和亚厦股份工业化总工程师周东珊分别围绕“智能建造产业标准化”主题开展了主旨演讲,分享智能建造关键领域技术发展的应用与探索。
今年,是浙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的开局之年。本次论坛的召开,旨在有效推动智能建造产业发展,推进智能建造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城市信息模型(CIM)和5G等在建造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应用,引导、支持和培育交叉领域科技创新成果及其产业应用。
智能建造是智能领域与建设领域的融合与互促,是以建设领域数据互联为基础的产业链智能协同,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载体。以本次论坛为契机,着力打造数字化赋能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撬动建筑行业未来无限发展空间,为推动建筑业深刻变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振赋能。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