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
首页
宜都简介
宜都地点
宜都市场
宜都要闻
宜都发展
宜都天气
宜都旅游
宜都信息

宜都老女桥的来历你知道吗

古陆城的南郊,有一条自西向东的大溪。大溪下流,有一座弧形的老女桥。关于老女桥的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贞节悲惨的联姻故事呢!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没有石拱桥,只有一座蓄水大坝。附近的农民,都是从大坝上面通行的。暴雨过后,大坝上就有两三尺深、流速很快的洪水向坝下飞泻,把坝下的溪底冲成了一个深潭。大坝南边住着一位张员外,北边住着一位李员外。说来也巧奇,张李两员外不仅是同乡、同学、同事,而且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庚”。由于有这“大三同”和“小三同”的关系,两家就

行走得特别亲热。

有一年正月初八,张员外请李员外吃“春饭”。席间,张夫人忽然作呕,李夫人连忙去扶。没走几步,自己也作起呕来。张婆婆笑道:“看来两位新媳妇都有喜啦!”两位员外心里都非常高兴,不约而同地向对方说:“若是生的一男一女,咱俩就搭亲家。”果然不出张婆婆所料:七月初七上午,张夫人生了一个男孩,取名灵郎。下午,李夫人生了一个女孩,取名巧姑。“洗三”那天,两家就换了红庚八字,这门娃娃亲便这样定下来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就过去了十七年。而今,张灵郎长得相貌英俊,风度潇洒,有帅哥之美,且满腹经纶、出口成章。李巧姑长得如花似玉,楚楚动人,且知书达理、女工精妙。这一对青梅竹马、天作之合的良缘,令乡亲们赞不绝口。两位员外也“心有灵犀一点通”,商定明年九月初九给灵郎和巧姑办喜事。

冬去春来,张李两家就开始备婚。这年端午,恰逢殿试。张灵郎把备婚事宜甩给了父亲,赴京赶考去了。女工精妙的李小姐,正好炫弄技巧。她先在被套上绣了一幅龙凤呈祥,后在床单上绣了一幅鸳鸯戏水,还在镜框白绸缎上,绣了一只正在叽叽喳喳报捷的喜鹊。半夜三更,她焚上一炷香,跪在观音菩萨像前,为赶考的张灵郎祈求平安……一天到晚都沉浸在幸福的想象之中,脸上堆满了笑容。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患。”就在张灵郎及第归来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那天,他乘坐从白洋到陆城的渡船,忽遇狂风暴雨,翻了一个底朝天。被洪水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噩耗传来,张员外夫妇痛不欲生,哭得昏死过去。李巧姑躲进闺房里,偷偷地流泪。李员外也泪流满面,一筹莫展。他知道女儿从小就熟读《女儿经》,懂得女儿的贞节比生命还贵重千万倍。劝她“另

择高门”,女儿是不会答应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张员外的丧子之痛也就减轻了一些。第二年正月初九,李员外请张员外夫妇,连同他的大女儿、小儿子来吃“春饭”,吃罢,两位员外在火塘边议事。张员外诚恳地对李员外说:“我大儿子死了,不忍心看着你的女儿守望门寡,按照祖籍江西风俗,我就把小儿子许给巧姑。这是我的想法,不知你意下如何?”李员外听后,非常感激地说:“感谢你为巧姑着想,真不愧

为患难与共的亲家。”李员外当晚,就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巧姑。女儿不同意,父亲劝导她:“你的八字仍在张府,这不算一女许两家。”女儿还是不同意,父亲又劝导她:“我家和张家,都是从江西迁来的。按照祖籍的风俗,哥哥死了嫁给弟弟,也不算失节……”在李员外一而再、再而三的劝导下,李巧姑终于答应了这门嫂配叔的婚事。

因为年龄太小,不懂事的张小公子经常到李巧姑家来玩。开口一个“巧姑”,闭口一个“姐姐”,有时还把巧姑和姐姐连在一起喊,喊得特别亲热。大他十八岁的李巧姑,像妈妈一样地关心和照顾他,有时还帮他擦屁股。看着张小公子一天天长大,天真活泼、漂亮聪明,巧姑心里乐滋滋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十二周岁的时候,不幸的事又发生了。那天张小公子过大坝时,迎面来

了一头水牛。他朝东边一让,踩在一块青苔上,脚一滑,人就骨碌骨碌地顺着斜坡掉到坝下的深潭里淹死了。这真是天塌地陷的大惨事,使张李两家同时跌进了痛苦的深渊。

李巧姑承受不了丧夫的痛苦和克夫的舆论压力,借上街请堂伯李半仙给她算命。巧姑问堂伯院:“是我克死了张家两位公子吗?”堂伯答:“不是,你还没出嫁,怎么会克死夫婿呢?”冶巧姑再问:“伯父,张家两位公子为什么都死于非命?”堂伯答:“张员外命中无子,即使有子也要被他克死。”他喘了一口气,又说:“如果不和李家联姻,不沾上你的福气,大公子不可能活到十八岁,小公子也不可能活到十二岁。”“我是一个有福的人吗?”巧姑三问堂伯。“你是李家的小姐,又是张家的大女儿,怎么没福?你不仅有福,而且有寿。只要你积德行

善,就是一个福寿双全的人。“堂伯回答巧姑。“我是张家没过门的媳妇,怎么又成了张家的大女儿?”巧姑大惑不解地追问堂伯。堂伯笑着说:“天命不可违,天机不可泄露。”李巧姑对李半仙的话虽然将信将疑,但“愧对夫婿”的歉意却消失了许多。从这天开始,李巧姑增强了“活着的勇气”。

由于过度的悲痛,李员外夫妇不幸得了重病,医治无效,相继去世了。第二年正月,张员外夫妇也相继得了重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了。张员外临死前,派管家把李巧姑请来,和颜悦色地对她说:“巧姑,你是我家没过门的媳妇。我儿子死了,你就做我的大女儿吧!”李巧姑一听,忽然想起了李半仙的话,参悟了一部分天机。“我快不行了,委托你几件事:我死后,你就搬来和妹

妹一块住……你要好生照顾妹妹……你要帮她挑选一位上门的夫婿……”话未说完,张员外就咽气了。

张员外死后,李巧姑就到张家居住,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比自己小十六岁的张小姐,含辛茹苦地把妹妹扶养成人,还帮她挑选了一位入赘的夫婿。而此时的李小姐,已是三十出头的老女了。她执意守节。想到张家两位公子都是被水淹死的,决定为乡亲们多做一些好事。她把自己的府第卖掉,请人在大

坝西边修建了一座长三丈、宽六尺的石拱桥,方便南来北往的行人。

后来,李巧姑为乡亲们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因此得到了当地人民的爱戴和观音菩萨的保佑。她一生没害过大病,活到一百零一岁时无疾而终。李巧姑死后,当地人民为了表彰她的贞节,缅怀她的善举,提出将“石拱桥”改称“李家桥”。一位喝了点墨水的老头说:“李巧姑,是老女。积德行善,活了一百零一岁。依我看,叫”李家桥”还不如叫“老女桥确切。”从此,这石拱桥就被叫做“老女桥”了。

注:节选自徐荣耀《宜都地名故事全书》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哪家治疗白癜风权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duzx.com/ydtq/7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