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核算司向全国推介了宜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经验。作为湖北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地区之一,宜都市的经验有哪些亮点?为何能得到国家统计局的肯定?一起往下看。
做加法,让试点任务了然于胸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全省要求覆盖三类资源,即土地、水、林木,宜都市根据自身实际,将矿产、空气也作为编制对象。今年4月15日,由市委书记领衔的宜都市重大改革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下设资源资料收集、审计、协调督办三大工作专班,宜都市委办、环保局、统计局、审计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等相关部门抽调专人,成立专门工作组。数据采集和表格编制前,组织责任部门业务人员开展专门业务培训。同时,与湖北省协创中心和三峡大学对接,争取专家权威部门的技术支持。
目前,该市已完成了空气资源及变动表、空气优良天数变动表、矿产资源存量及变动表的编制工作,水资源账户基本填报完成。
做减法,大力整改保护“蓝天碧水”
宜都临江良好的生态环境
宜都开展清江流域高坝洲库区网箱养殖清理取缔工作
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过程中,宜都市坚持“边编边改,未审先行”,重点开展水资源、空气资源保护与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矿山环境治理四大环境治理。
针对水资源治理和保护,实施“碧水工程”,大力开展水源地保护、安全饮水、投肥养殖网箱拆除、岸线整治、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七大专项行动。
为保护空气资源,启动“蓝天工程”,对城市禁鞭、建筑扬尘、秸杆焚烧、垃圾清运一体化进行综合整治。
同时启动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分期分批关闭非煤矿山企业,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强调绿色矿山和生态复原理念,宜都市矿山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在全市范围内划分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对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限期治理。
做乘法,争取最好试点效应
俯瞰天龙湾
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自然资源信息化监测技术,宜都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账户数据监控平台,对宜都市自然资源资产状况进行常态化的监测、评价和预警,定期发布评估报告,将“绿色约束”从事后审计提前到事前预警,推动绿色发展,全力打造全省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示范区。
点击鼠标,土地、林木、水、空气、矿产五类资源年度变动情况一目了然,当其中一类资源存量减少的数值超过设定标准时,系统数据项由黑色变为红色并发出预警。目前,宜都市自然资源动态监测预警平台已上线试运行逾一个月。
据介绍,该市国土、林业、水利等部门通过高科技手段掌握的实时资源数据,实现生态资源监测预警,下一步将绘制自然资源电子地图,使宜都自然资产“家底”图像化、立体化。
干部评价选拔,也将有“绿色标尺”。在今年8月的换届选举中,宜都市试行对乡镇党政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同步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前后所在地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反映的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及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为基础,以其任职期间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为主线,并合理运用审计结果。
产业发展和定位,将有“红色底线”。区域内各片将结合自然资源资产分布情况进行合理规划,没有规划的坚决不动,环评通不过的,一票否决。
(来源 湖北日报、三峡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