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创建“无废城市”从培育“无废细胞”开始,工地就是组成这个“无废细胞”中的一个重要单元。无废工地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无废工地,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建筑垃圾源头产生量大、处置方式单一、资源化利用途径少。为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量、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天台县将新城西区N1-1-2地块(天台农商银行大楼)项目作为试点建设“无废工地”,按创建无废工地要求管理,按照少浪费建筑原料、少产生建筑垃圾、多渠道保护环境的管理模式,以点带面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严格管理降低损耗
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并做好材料消耗量和预算使用量的比率记录。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杜绝施工过程中的浪费,使实际材料损耗率小于定额损耗率,实现钢筋、模板、方木的大幅节约,降低50%的损耗。
层层回收综合利用
左图为料台口旧模板用作防护栏板;右图料台口旧模板用作防护栏板
工地建筑垃圾主要按照钢筋、木、砖石分类。能利用的钢筋全部回收用于制作小的钢筋构件,无法直接利用的卖给废品公司回炉炼钢。周转6次以内的木方和模板继续回收利用到下一个工程上;周转6次以上的,卖给小企业主作烧火柴。砖石废料回收用作垫层、路基填料。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80%。
水气声尘全面控制
本项目编制了施工现场水、气、声、尘相关管理方案,包括排水沟或排水管道的平面布置图、排水管径要求、沉淀池和洗车台设计要求、工程废水控制等。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必须安装尾气净化装置。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污染的管理制度。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清运必须采用封闭式专用垃圾道或封闭式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等。规范化管理水、气、声、尘,全面控制各类施工污染。
无废工地建设引领建筑业源头“减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推广意义。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重视和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不断提升建设科技水平,为“无废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转载自
天台生态环境
原标题:《“无废城市”建设|无废工地:引领建筑业源头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