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午,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会议在武汉洪山礼堂隆重开幕。
回顾湖北“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时,省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武汉进入GDP万亿元俱乐部,宜昌、襄阳双双超过亿元”。
从这个排位不难看出,宜昌是湖北“老二”。
然而,就在上周,这个“老二”还经历了一段互联网风波。
风波风波,突起。
事情是这样的:
1月20日下午,一则《中国城市GDP排名出炉!武汉排第八,襄阳宜昌进百强》的新闻在网上疯传。
网络配图
此时,襄阳成为湖北“老二”。
这个信息从哪里来的呢?细心读者发现,这个信息没有明确来源,没有权威渠道。
1月21日,三峡日报记者从宜昌市统计局了解到,经省统计局审定,湖北GDP前三甲已产生,武汉第一;宜昌第二,.8亿元,增长8.9%;襄阳第三,.12亿元,增长8.9%。
两图对照,网上疯传的新闻把宜昌GDP漏报了52.8亿元,而襄阳“被增长”了17.88亿元。呵呵!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三峡日报报道中用了“审定”二字。
是的,各地的GDP有一个前期统计上报、上一级统计部门核准审定过程。GDP,以“审定”后发布的为准。
由此看来,湖北“老二”,当属宜昌!宜昌GDP继续保持全省第二,以引领者的姿态位列省内同等城市第一。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GDP发布一定要准确、要谨慎,不要随便、不要随便、不要随便。你看,网上疯传的这种发布,是否伤了宜昌,更伤了襄阳?你懂得!
标志淡别扯远了,还是回头看看湖北“老二”宜昌吧。
.8亿元,对湖北“老二”宜昌来说,是一个历史性新标志。
美丽滨江吴延/摄
它标志着宜昌GDP连跨两个千亿级台阶,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收官。它是年的2.3倍,占全省的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
若按人口算,今天的宜昌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更是位居全省前列。
.8亿元,让宜昌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57位,跃居中部地区同等城市第2位,稳居长江沿线同等城市第4位。
事百经过不知难。对于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自身阶段性特殊困难的宜昌而言,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据知情者透露,宜昌某大企业“折戟”,全市GDP随之下降近两百亿元。换句话说,宜昌是把这“伤口”填补、缝合后,再决战在“十二五”战场上的。
宜昌这五年,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也连跨三个百亿级台阶,达到.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跨三个千亿级台阶,达到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6倍。宜都晋级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这个GDP,也是宜昌转型发展大迈步的写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59:30。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四大产业产值均突破亿元。新增金融机构31家,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亿元、亿元。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家,比年增加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
这五年,宜昌还新增国家5A级景区3家,总量居全国同等城市前列。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分别是年的3.05倍和4.33倍。
内涵宜昌GDP背后,还隐藏着这样一些数据,或许与你有关:
6“六大民生工程”全面实施,即精准扶贫、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全民创业、社会治理创新、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城市绿化美化;5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5年上调,城乡低保标准先后5次上调,新农合补助标准、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大幅提高;3.1五年新增城镇就业56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1%以内;1.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元,均是年的1.9倍;实施城市整理和绿化美化行动,完成建筑综合整治项目个、万平方米,新增绿色建筑万平方米;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29平方米;BRT项目荣膺“世界可持续交通奖”;中心城区建成区拓展到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万人;宜昌新区累计完成投资亿元,东山大道BRT、峡州大道、市规划展览馆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至喜长江大桥、市博物馆新馆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平方公里新区骨架基本形成;……
正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成就了“.8”这个数据,成就了宜昌辉煌“十二五”,成就了湖北“老二”。
宜昌水上公路邹远景/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每个宜昌人的工作和生活紧密相连,与每个宜昌人的努力和付出密不可分,与每个宜昌人的前途和命运休戚相关,是全市人民共同的事业。”决胜“十三五”的集结号,已嘹亮响起。
续写湖北“老二”新辉煌,在路上。
你我同行,共奋进。
往期回顾
宜昌这五年……牛吗?!(超霸气百句打油诗总结!)
,宜昌环保“掉得大”?看完所有人都沉默了
三峡集团,宜昌喊你回娘家!呵呵~中国交建中国联通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