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湖北宜都网(通讯员曹礼达)傅世金、张昀瀛编译的《〈围炉夜话〉原版读本》,作为“宜都版”《围炉夜话》,将于年8月由中华古籍出版社出版。
该著共有“全本注译”、“作者传记”、“资讯报告”和“原版鉴赏”四个部分,以“全本注译”为主体。这一部分以古籍善本(清同治六年桥西山馆原版刻本)为底本编订成书,能够弥补众多版本的缺失,称为“全本”名副其实。将则顺序分组,仿佛《论语》语录之篇章;包括“引言”共22个篇组,利用空余版面附录王永彬诗作32首。每个篇组原文之后,依次为“版本校勘”、“内容提要”、“词语注释”、“典故讲解”和“英文翻译”。宜都市委书记罗联峰为该书撰写长篇序言,高度评价王永彬及其《围炉夜话》。
王永彬墓地——枝城镇余家村笔架山
年7月25日,三峡媒体首次报道:“劝世力作《围炉夜话》解密——作者王永彬被证实为宜都人”;“著名奇书《围炉夜话》作者是宜昌人——其墓碑及宗谱在宜都枝城被发现”。《围炉夜话》作者身世揭秘,破解了文史界百年难题,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的空白,引起省内外专家学者高度重视,成为地域文化热门话题。《围炉夜话》辑入中华书局“中华人生智慧经典丛书”,新编《王永彬集》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荆楚文库”。王永彬事迹载录《宜昌市志》,得与“鄂学灵光”杨守敬并列乡贤名流。
王永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枝城镇余家桥村独柱山
王永彬(-)字宜山,宜都枝城石门坎人,清代儒家学者、田园诗人,传道授业著书立说,以恩贡生候选教谕,敕授修职郎。王永彬治学甚广,尤好先儒绪论,而于“四部”之学,皆追源溯流,反复揣摩。近代国学大家王柏心撰文称赞“生平勤于著录”,“博洽无所不通”。一生著述颇丰,有“桥西山馆杂著八种”及《桥西馆诗钞》传世。其代表作《围炉夜话》经世致用教化育人,通篇格言警句,文辞浅近明晰;自问世以来一直盛传不衰,与明人洪应明《菜根谭》、陈继儒《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多年前王永彬所建桥西山馆门前的遗迹
《围炉夜话》立论则,以清言小品形式广为阐述,涉及到人世社会诸多方面,如修身养性、为人处事、立业务本、读书励志、尊师益友、安贫乐道、济世助人、持家教子、忠孝勤俭、清正廉洁等等,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内涵,而根源于“安身立命”这一人生主题。王永彬身处风云突变的晚清时代,面对国运衰微、礼法沦丧的局面,呼吁社会改良和道德建设,探求修补世道人心的途径。虽然书中个别观点有其时代局限性,不一定适合当今社会实际,但瑕不掩瑜,《围炉夜话》仍对现代人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独特的借鉴意义。
王永彬自题小照
年2月15日,王永彬生于枝江县城(今枝城)西郊石门村咸宁王氏耕读之家。幼入书塾就读,因家境困窘,一度面临辍学。王永彬向父亲跪请求学,方得以续学,考取县学生员(亦称秀才)。后在家开办私塾学馆,取名桥西山馆,其师名远播,学生遍及枝江、宜都、松滋、江陵、公安等县。年考取恩贡生、候选教谕,授修职郎;年3月7日去世,县、府呈荐公表乡贤。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