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位。在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名以外。
荣姓溯源
一、源于姬姓,出自远古黄帝时期的乐臣荣援,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和《吕氏春秋》记载,远古黄帝时代,有个音乐家叫荣援,亦称荣将。荣援受黄帝之命,与伶伦一起共同铸造了十二个铜钟(编钟),以和五音,是中华民族的音乐始祖。这个荣援,就是后来荣氏的始祖,该支荣氏的望族出于上谷(今河北中、西部一带),因此,上谷郡是荣氏的发源之地。荣氏族人大多尊奉荣援为得姓始祖。
二、源于姬姓,出自周成王属下卿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该支荣氏出自周成王姬诵的卿士荣伯,最初聚居于乐安一带,古代的乐安郡就在现在的山东境内,后来逐渐繁衍迁徙到全国各地。
按文献《荣氏宗谱》的记载:“周昭王庶子名均,谥平公,食采于荣,以邑为氏。”
在典籍《论语·注》中记载:“荣公为武王十乱之一。”在典籍《国语·晋语》中记载:“文王诹于蔡原,访于辛尹,重之以周,召毕荣。”荣氏在周文王执政时期名已次毕公之下,则是周文王之大臣而佐武治天下者,厥后有荣伯。这在史籍《史记》中也有记载:“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到了西周中期,在史籍《师永盂》也有荣伯参与周王赏赐田地之事的记载。马融注:“荣伯,周同姓畿内诸侯,为卿大夫。”孔安国书序注:“荣,国名同姓。”
显然,荣氏为姬宗无疑。而荣伯既在周成王之时,岂即荣公之子欤第,荣公荣伯皆在周昭王前,荣之得氏谓自周昭王时。曷为早有闻人,按郑樵所撰著的《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其先食邑于荣,列在以邑为氏部中”,并未详始封之人。在史籍《司马通鉴》中胡三省也注:“荣氏出周荣公”。顾复初在《春秋大事姓氏表》中也以荣公为荣氏之首。
在周厉王姬胡执政时期(公元前~前年在位)的卿士荣夷公,就是周成王(公元前~前年在位)、周康王(公元前~?年待考)之际荣伯的后裔,他“好专利”,与虢国长父一同辅佐周厉王,结果导致“国人暴动发生”。到了东周时期,荣国已不复存在。
而关于荣氏出周昭王姬瑕(公元前?~年在位待考)之庶子姬均(荣平公)之说,目前除了《荣氏宗谱》自己的记载,在诸多正史中皆未有任何记录,暂且查无实证。因此,荣氏得姓之由,应始于周武王姬发执政时期(公元前?~前年在位待考)的荣伯(周荣公)为是,他建有荣国。
所以,荣伯应为周武王时期的荣伯,比《荣氏宗谱》所述之荣伯早五代之遥,因此《荣氏宗谱》所记之说仅可能为鲁宗荣氏某支之始,作为姓源,本书不予采纳。
三、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记载:蒙古族永舍布氏,亦称永谢布氏,源出蒙古新巴尔虎部,世居巴尔古(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部)。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Iongsebu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永舍布氏多冠汉姓为荣氏、永氏、云氏等。
四、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鄂绰罗氏,源出瓦尔喀女真,满语为EcoloHala,世居瓦尔喀(今俄罗斯滨海),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荣氏、鄂氏等。
得姓始祖
荣援(荣将)。荣姓的始祖,乃是黄帝座前的大臣荣将,或称为荣授,因此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至少已经有年的历史。根据《姓氏考略》上说,在《吕氏春秋》有记载,据说荣授曾经奉黄帝之命,与伶伦共铸十二钟,以和五音,是中华民族音乐的始祖,也是荣后人尊为荣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聚集地)
荣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1%,尤以吉林省多此姓,约占全国荣姓人口的33%。
荣氏族人今大体分布在十八个省、五十三地:河北省的邢台市东市村、沙河县荣家庄、张东村、张家口市、霸州市、三河市、枣强市;山东省的汶上市演马村、中马村、济宁市任城县、淄博市桓台县、梁山市荣河岔村、荷泽市、东阿市、荣成市、聊城市、宁津市、曹县东楼、潍坊市;江苏省的无锡市梁溪、金坛市、常熟市、苏州市、苏州市寺泾港、苏州市黄沙港、徐州市睢宁县、沐阳市华冲、连云港市、盐城市、铜山县;陕西省的蓝田市、西安市灞桥区;湖南省的攸县、常德市、醴陵市;山西省的榆次市、阳曲市大盂镇、朔州市马邑、交城市坡底村;安徽省的寿县、长丰县、枞阳市、凤阳市;四川省的荣县、重庆市的荣昌县、壁山县、河南省的睢县、黑龙江省的佳木斯市、湖北省的宜都市、江陵市,还有吉林省的白城县、江西省、云南省、上海市、天津市、北京市等五十三地。
荣姓是一个在济宁汶上繁衍了年的古老家族。
荣氏肇基汶水,源发昙山。荣氏祖先本与西周姬姓同宗,“周成王卿士荣伯食采于荣(今河南巩县西),因以为姓氏”。周庄王四年(公元前年),荣叔公“奉王命见鲁桓公,有功社稷,封为上谷大夫,始迁于鲁,宅居郕邑(今山东汶上,古称中都),是为鲁宗之始”。
叔公后人荣启期精通音律,博学多才,思想上很有见解,但在政治上并不得志,特别在老年以后,常常在郊野“鹿裘带素,鼓琴而歌”,并以此自得其乐。一天,正在担任中都宰的孔子闲暇时到泰山游览,路过郕邑郊野,遇见荣启期正在快乐地一边鼓琴一边歌唱。孔子上前问荣启期为什么这么快乐?荣启期正色回答:“值得我快乐的事情很多,但最重要的有这么三点:天生万物,只有人最为尊贵,我能够作为一个人生活在世上,这是一乐呀;世上男女之别,男尊女卑,以男人为贵,我既然身为男人,这是二乐呀;有的人生下来,还没有来得及见到太阳和月亮或在襁褓中,就不幸夭折了。我现在已经活了九十岁了,这是三乐呀。作为读书人,贫穷是经常的事;作为一个普通平民,死是人生的终点。我安于贫困,等待正常的死亡归宿,还有什么不快乐的呢?”孔子听了这番高论,肃然起敬,不由赞许说:“说得好!先生是一个能宽心自乐、自我安慰的人,确实难得呀!”这就是谚语“知足者常乐”的典故。知足常乐成为人们处世哲学的一种态度。荣启期九十六岁去世,葬于汶上昙山雩娄峰后,其墓汉代尚存。
春秋时荣旗(古字作旂),字子祺,生于周景王三年(公元前年),小孔子九岁,早年到洙水、泗河跟孔子学习,精通六艺,帮助孔子删《诗》、赞《易》、序《书》、定《礼》,“共维斯道于不坠,名列(孔子)七十二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中”。唐玄宗时封雩娄伯,宋真宗时封厌次侯,明世宗嘉靖年间追称先贤荣子,今曲阜孔庙东庑供奉其牌位,列第二十位。宋朝荣諲(字仲思)第一次修《荣氏宗谱》,即尊荣启期为鼻祖,尊荣旗为一世祖,至荣諲为第四十六世。荣旗“老年正心修身,抱道自处,存心养性”,周元王四年(公元前年)去世,葬于昙山西北麓厌次岭。荣氏长支“以先人之庙堂在此,先人之庐墓在此”,“思存宗祧而供祭扫”,辗转厌次村、汶水堤口美化大庄、周村,至清初居城东演马,一直未离开汶上。清朝康熙皇帝下圣旨“钦赐奉祀生四员,蠲免一切差役”,负责祭祀荣子祠堂和荣子墓。今荣子祠堂在演马村,荣子墓在昙山厌次岭(距演马村北五公里)。明代万历年间在墓前立高碑一通,邑人尚宝寺正卿所书碑文为“唐封雩娄伯宋赠厌次侯先贤荣子之墓。”清康熙二十三年“缘古碑文风雨损坏,字迹平毁,故重勒石以垂不朽。”此碑与“文革”中被毁,今仅存墓碑基座。
荣子子祺公三十八世孙荣助因设教授徒,由美化大庄迁居济州任城八里店。荣助被尊为任城始迁祖,时在唐朝中叶。荣助几代单传至荣子四十六世孙荣諲。荣諲宋真宗时举进士,官至集贤殿修撰、秘书监,《宋史卷三百三十三》有传,因居任城八里店,史书称其为“济州任城人”。荣諲主修荣氏第一部宗谱,并因知洪州迁家湖广鄂渚,被梁溪无锡和河北霸州荣氏尊为近世一世祖,至荣毅仁先生为近世三十一世;从一世祖子祺公算起,荣毅仁先生为七十六世。
荣子子祺公第五十九世孙荣清,明初迁无锡,为梁溪荣氏始迁祖;荣清堂兄荣磬迁往河北霸州,现代名人荣高棠即为此支。荣清子三:继先、承先、念先。世居溪北,分为上荣、中荣、下荣。荣毅仁先生即下荣念先次子春沂公支。汶邑荣氏长支与梁溪荣氏宗亲在明清两朝一直保持联系,年汶邑荣子子祺公第七十五世孙德敏公在上海与宗锦、宗铨两位族兄晤面,相叙甚欢。抗战爆发及以后战火、政治诸原因,使两地宗亲隔离,实为憾事。幸邓公倡导改革开放,国泰民安,万事兴盛,此乃国家、民族之幸,亦荣氏家族之幸。无锡梁溪荣氏宗亲代表荣勉韧、荣伟、荣文琦,河北霸州“六合堂”荣氏宗亲代表荣世成、荣景胜等分别于6年、年来汶上演马认祖归宗,此事分别载之于无锡《梁溪荣氏世系散编首编》和河北《霸州堂二里荣氏族谱》。
荣氏分支之迁徙
关于荣氏分支徙居,由于分支太多,仅列主要徙居部分。
1、分支徙居总考(注:原文不断句,此加注标点不确)
荣之有氏自食采于荣始,固彰彰关,汉马融注,孔安国注,均以荣为周畿内地,春秋有荣锜氏(地名),杜预注:巩县西有荣锜涧,按巩在东都畿内,荣锜岂即荣之别名欤?周朝春秋传说,汇纂荣邑列在王朝地名中,然则荣之始封约在今河南陕西接壤之间,越数百年。而先贤子祺公崛起东鲁,子祺公前有荣驾鹅、荣启期皆鲁人,子祺公至汉广公亦鲁人。荣固鲁之望族,吾族子祺公为远祖第一世祖,则荣实鲁也帷。自子祺公逆溯而上,中间世次迁徙年代既远,不可得详矣。宋集贤殿修撰仲思公,子祺公四十九传孙也,则又自济之任城占籍湖广,为近祖第一世祖。自是厥后,或迁于仁宗嘉佑时徙居金坛,或迁于高宗南渡时卜宅虞山,或迁于前明永乐时卜居锡麓。而各支皆出自湖广。则由吴而溯楚,由楚而溯鲁,而溯周,虽辗转迁徙,而源自可寻也。但入吴以来,各支迁出者更复不少,虽已注明世系,世表中寻阅尚苦其艰,兹复以支彚列之庶,后之辑谱者不致有所遗轶云。
同治壬申辑
第一世-----------荣湮济州任城(现山东济宁坟上县)徙居湖广(楚地,现湖北省宋初)。
第三世-----------自湖广迁居金坛(北宋·宋仁宗嘉佑年间)。
第七世-----------湖广迁徙常熟(南宋·宋高宗建炎年间)。
第十一世-------荣春渭自常熟徙居苏长洲黄沙港荣春江自常熟徙居陕西蓝田。
第十三世-------荣城复自常熟迁湖广。
第十四世-------荣清自湖广徙居无锡梁溪(明成祖永乐年间),清子三,继先、承先、念先居梁鸿溪北,分为上荣、中荣、下荣。
第十六世-------荣唯高自金坛徙居苏长洲寺泾港(明朝初年)。
2、附苏州平江寺泾港支谱序
寺泾港支谱序(注:原文不断句,此加注标点不确)
寺泾港在平江。北邻甘露,南接姑苏,离锡麓三十余里。左绕胆山之秀,右挹鹅湖之奇,灵石巉岩,清溪激荡,亦天地灵淑之胜观也。我祖唯高公旧居金坛,明初贸易姑苏,与平江友人交深相契合,遂卜宅焉。迄于今又阅十数传矣。虽科名贵显未之前闻,然半耕半读,类皆醇谨老成于以上绍祖宗之泽,下开后嗣之休,浸炽浸昌椒聊蕃衍,庶几应变奕礼无穷,永垂勿替也耶。
3、平江寺泾港荣氏族人在各年份修谱中任职(负责分缮支稿、采访、催稿、摧捐)
嘉庆庚午年修:寺泾港人荣汝权字启元任协修。
同治壬申年修:寺泾港人荣惠仁字斋平任协修。
宣统庚戌年修:寺泾港人荣炳斋任协修。
民国乙亥年修:寺泾港人文明(字显祖)、寿生(字尧卿)任协理。
4、山东济宁汶上地区的荣氏世系:
荣氏肇基汶水,源发昙山。荣氏祖先本与西周姬姓同宗,“周成王卿士荣伯食采于荣(今河南巩县),因以为姓氏”。传至周庄王四年(公元前年),荣叔“奉王命见鲁桓公,有功社稷,封为上谷大夫,始迁于鲁,宅居郕邑(今山东汶上,古称中都),是为鲁宗之始”。
荣叔的后人荣启期精通音律,博学多才,思想上很有见解,但在政治上并不得志,特别在老年以后,常常在郊野“鹿裘带素,鼓琴而歌”,并以此自得其乐。一天,正在担任中都宰的孔子闲暇时到泰山游览,路过郕邑郊野,遇见荣启期正在快乐地一边鼓琴一边歌唱。孔子上前问荣启期为什么这么快乐?荣启期正色回答:“值得我快乐的事情很多,但最重要的有这么三点:天生万物,只有人最为尊贵,我能够作为一个人生活在世上,这是一乐呀;世上男女之别,男尊女卑,以男人为贵,我既然身为男人,这是二乐呀;有的人生下来,还没有来得及见到太阳和月亮或在襁褓中,就不幸夭折了。我现在已经活了九十岁了,这是三乐呀。作为读书人,贫穷是经常的事;作为一个普通平民,死是人生的终点。我安于贫困,等待正常的死亡归宿,还有什么不快乐的呢?”孔子听了这番高论,肃然起敬,不由赞许说:“说得好!是一个能宽心自乐、自我安慰的人,确实难得呀!”这就是谚语“知足者常乐”的典故。知足常乐成为人们处世哲学的一种态度。荣启期九十六岁去世,葬于汶上昙山雩娄峰后,其墓汉代尚存。
春秋时期的荣旗(古字作旂),字子祺,生于周景王三年(公元前年),小孔子九岁,早年到洙水、泗河跟孔子学习,精通六艺,帮助孔子删《诗》、赞《易》、序《书》、定《礼》,“共维斯道于不坠,名列(孔子)七十二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中”。唐玄宗时封雩娄伯,宋真宗时封厌次侯,明世宗嘉靖年间追称先贤荣子,今曲阜孔庙东庑供奉其牌位,列第二十位。宋朝荣諲(字仲思)第一次修《荣氏宗谱》,即尊荣启期为鼻祖,尊荣旗为一世祖,至荣諲为第四十六世。荣旗“老年正心修身,抱道自处,存心养性”,周元王四年(公元前年)去世,葬于昙山西北麓厌次岭。荣氏长支“以先人之庙堂在此,先人之庐墓在此”,“思存宗祧而供祭扫”,辗转厌次村、汶水堤口美化大庄、周村,至清初居城东演马,一直未离开汶上。清朝康熙皇帝下圣旨“钦赐奉祀生四员,蠲免一切差役”,负责祭祀荣子祠堂和荣子墓。今荣子祠堂在演马村,荣子墓在昙山厌次岭(距演马村北五公里)。明代万历年间在墓前立高碑一通,邑人尚宝寺正卿所书碑文为“唐封雩娄伯宋赠厌次侯先贤荣子之墓。”清康熙二十三年“缘古碑文风雨损坏,字迹平毁,故重勒石以垂不朽。”此碑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今仅存墓碑基座。
荣子子祺公三十八世孙荣助因设教授徒,由美化大庄迁居济州任城八里店。荣助被尊为任城始迁祖,时在唐朝中叶。荣助几代单传至荣子四十六世孙荣諲。荣諲宋真宗时举进士,官至集贤殿修撰、秘书监,在史籍《宋史》中有传,因居任城八里店,史书称其为“济州任城人”。荣諲主修了荣氏的第一部宗谱,并因知洪州迁家湖广鄂渚,被梁溪无锡和河北霸州荣氏尊为近世一世祖,至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荣毅仁为近世三十一世;从一世祖子祺公算起,荣毅仁为七十六世。
荣子祺第五十九世孙荣清,明初迁无锡,为梁溪荣氏始迁祖;荣清堂兄荣磬迁往河北霸州,现代名人荣高棠即为此支。荣清有子三:荣继先、荣承先、荣念先,世居溪北,分为上荣、中荣、下荣。荣毅仁即下荣念先次子荣春沂一支。汶邑荣氏长支与梁溪荣氏宗亲在明清两朝一直保持联系,年,汶邑荣子祺第七十五世孙荣德敏在上海与荣宗锦、荣宗铨两位族兄晤面,相叙甚欢。抗日战争爆发及以后战火、政治诸原因,使两地宗亲隔离,实为憾事。幸后来邓小平倡导改革开放,国泰民安,万事兴盛,此乃国家、民族之幸,亦荣氏家族之幸。无锡梁溪荣氏宗亲代表荣勉韧、荣伟、荣文琦,河北霸州“六合堂”荣氏宗亲代表荣世成、荣景胜等分别于6年、年赴山东省汶上县演马庄认祖归宗,此事分别载之于无锡《梁溪荣氏世系散编首编》和河北《霸州堂二里荣氏族谱》中。
荣毅仁生前一直以祖籍济宁为荣,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北京开全国人大会议,见到时任山东省长的赵志浩时,曾介绍自己老家在山东汶上。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荣毅仁亦曾派亲属来汶上寻亲,但因荣氏长支在汶上默默无闻故未得结果。荣毅仁之子荣智健亦对祖籍汶上深有感情,一次在火车上见到汶上老乡,谈论数小时而无倦意。汶上老乡以此为荣,回到汶上逢人就讲这次奇遇。日前,鲁汶邑荣氏宗亲得知荣毅仁同志逝世消息,特向荣毅仁府上发去唁电,对其亲属表示深切哀悼,其中一副挽联极为感人:“肇睛基汶水,千秋清泉润华夏;源发昙山,一黄土安忠魂。”
5、河北邢台地区的荣氏从明朝时期开始的世系:
荣 道:在明永乐二年(公元年)自山西迁邢台东市,有二子:长子荣敬,次子荣让。
荣 淳:邢台东市荣氏第七世,大约是明朝人。荣淳有二子,长子荣万祉,次子荣万学。
荣万祉:其子荣我富,荣我富之子荣光启,荣光启之子荣呈祥,荣呈祥之子荣文明,荣文明无子。
荣万学:妻李氏、杨氏,生子荣我贵,荣我贵生二子:长子荣光耀,次子荣廷锡。荣廷锡是清朝乾隆年间人,生子荣发祥。荣光耀有二子:长子荣安祥,次子荣政祥。荣安祥无子。荣政祥有子荣克己。
荣政祥:其子荣克己,荣克己有三子:长子荣秉泰,次子荣秉震,三子荣秉德。荣秉泰之子荣振河。荣秉震无子,荣秉德之子荣振山,荣振山之子荣三刚。荣三刚无子。荣振河之子荣三章,荣三章之子荣心平,荣心平妻杨氏,有四子:长子荣守勤,妻王氏,次子荣守俭,三子荣金河,妻张氏,四子荣海河。荣守勤之子荣洪亮。
荣廷锡:清乾隆时期人,荣廷锡生子荣发祥。荣发祥,字聚瑞,清政府恩赐八品顶戴,清嘉庆年间人,娶妻高氏、梁氏、吕氏,田产丰饶,房宅不少,生有四子:长子荣文斗,次子荣文炳,三子荣文焕,四子荣文蔚。四子在清道光二十一年二月为其父荣发祥立碑志之。
荣发祥:长子荣文斗,大清生员,清道光年间人,为东市荣氏第十二世,有二子:长子荣明善,次子荣至善。荣明善之子荣振邦,荣振邦之子荣成德,荣成德无子。荣至善之子荣振江,荣振江之子荣修德,荣修德无子。
荣发祥:次子荣文炳,娶妻□氏,生有二子:长子荣元善,次子荣性善。荣性善无子。荣元善生子荣振家,荣振家生有二子:长子荣三益,次子荣二肿。荣二肿无子。荣三益有三子:长子荣金喜,次子荣老喜,三子荣升勤。荣老喜无子。
荣金喜:有四子:长子荣来成,次子荣守德,三子荣守道,四子荣守成。荣来成有三子:长子荣海平,次子荣海路,三子荣立房。荣守德有三子:长子荣平山,次子荣平江,三子荣平军。荣守道之子荣向党,荣向党之子荣辉。荣守成之子荣老强。荣平山之子荣少坡,荣平江有子二:长子荣少虎,次子荣少庆。荣海路之子荣老臭,荣立房之子荣艺科。
荣升勤:有二子:长子荣守贵,次子荣运良。荣守贵之子荣伟强,荣运良之子荣军强。
荣发祥:三子荣文焕,娶妻□氏,生子四:长子荣本善,次子荣择善,三子荣进善,四子荣彰善。荣本善生有五子:长子荣振明,次子荣振宗,三子荣振业,四子荣振德,五子荣振朝。荣择善无子。荣进善之子荣振田。荣彰善之子荣振义,荣振义有二子:长子荣三多,次子荣狗蝇,均无子。
荣本善:有五子:荣振宗、荣振业、荣振德、荣振朝均无子,唯长子荣振明有子:荣三元。荣三元之子荣梦兰,荣梦兰有二子:长子荣守仁,次子荣守义。荣守仁之子荣魁生,荣魁生有二子:长子荣叶超,次子荣叶鹏。荣守义有四子:长子荣合生,次子荣百合,三子荣清河,四子荣立河。荣合生有三子:长子荣胜虎,次子荣胜康,三子荣胜邦。荣百合之子荣胜运,荣清河之子荣胜彪。荣立河夭亡。
荣进善:有子荣振田,荣振田有二子:长子荣三和,次子荣三香。荣三香之子荣修平,荣修平之子荣立校,荣立校之子荣树泽。荣三和有四子:长子荣贵平,次子荣富平,三子荣钧平,四子荣恒平。荣贵平有三子:长子荣守裕,次子荣江顺,三子荣江洪。荣守裕之子荣树志,荣江顺之子荣树青,荣江洪之子荣树英。荣富平有二子:长子荣江虎,次子荣玉。
荣发祥:四子荣文蔚,娶妻□氏,生子三:长子荣益善,次子荣好善,三子荣玉善,另有嗣子荣清善。荣益善、荣好善均无子。
荣玉善:又叫老向,娶妻□氏,有一子九女。荣玉善之子名荣连魁,又叫老占,娶妻七位,年卒,寿七十余岁,家产颇丰,邢台有药房,邢台任县等地有多家店铺。家住荣氏家庙西第二家,门楼挂有“善庆云乃”匾额。荣连魁有二子一女,女嫁双楼,长子荣三秀,次子荣三槐。荣三秀,邑庠生,好喝酒,不理产业,年农历4月14日卒。妻景氏,年农历5月11日卒。荣三秀三子一女:女嫁河会张家,长子荣升平,次子荣德平,三子荣建平。荣连魁次子荣三槐(公元~年)娶妻曹氏,有子四人:长子荣致平,次子荣安平,三子荣恩平,四子荣国平。
荣升平:公元年9月5日~年10月28日,又叫老太,娶妻刘氏、李氏、杨氏,刘氏在年3月5日去世,杨氏(年农历1月2日~年农历12月19日)。因父嗜酒不理家业,荣升平早年就挑起家庭的重担,种地经商劝父教弟,治家渐有起色。年八路军占邢台,家遭难,晚年卖豆腐。荣升平有二子二女:长女嫁后楼下张孟文,次女嫁东小汪刘章玉。长子荣守敬,次子荣守贤。荣守敬,妻北豆村刘氏,一子三女:长女爱菊嫁东汪杨喜军,次女青菊嫁孔桥许新房,三女爱青嫁后炉子苗海滨,儿子荣钧妻北屋魏花蕊,荣钧子荣秦。荣守贤妻河会李氏,有二子:长子荣信军,次子荣爱军。荣信军妻王快吴秋英,有二子:长子荣斐珂,次子荣斐然。荣爱军妻小场董先娥,一子一女:女荣斐倩,子荣斐龙。
荣德平:公元~年,又叫秋路,娶妻豆氏,早年在邢台开药房。年参加八路军,年随大军南下,屡立战功,升营长,后任广西全州市公安局长。因妻小在家不便,回乡务农。有三子一女:长子荣守良,次子荣守旗,三子荣常有,女荣娇芬嫁东市杨海喜。荣守良妻郑琴,有二子一女:长子玉山,次子玉林,女玉芳嫁东汪杨家。荣玉山妻大贤左喜妹,女荣格,子荣子文。荣玉林妻任秀英,长子荣子航,次子待考。荣守旗妻杨锦芬,女荣玉霞家东汪杨家,子荣玉强妻豆春芬,有女文青。荣常有妻南大郭女建平,有女荣玲玲嫁豆村李家。
荣建平:公元~年,又叫荣小高。年参加工作,在东市小学教书,后调孔桥中学,调邢台县扫盲班任教,任邢台县委干事,在宣传部、农工部工作,任东汪乡党委书记,邢台县委党校副校长。妻许氏,有三子一女:长子荣守忠,次子荣守江,三子荣海英,女荣兰英嫁东市袁迷住。荣守忠妻徐旺王氏,子荣爱民。荣爱民妻河会豆翠红,子荣浩。荣守江妻孔桥陈氏,两女一子:长女爱霞嫁大贤,次女爱丽嫁大贤武世昌,子荣立志。荣海英妻东市杨氏,两女一子:长女红霞,次女欢欢,子荣彬彬。
荣三槐:有四子:长子荣致平,妻□氏,又叫米成,有二子一女:长子荣老刚,次子荣老洋,女名妮子嫁东是冤家。荣老刚之子荣龙。荣老洋有三女:长女苏叶嫁前楼徐家。次子荣安平生于年,在天津上大学,毕业分辽宁本溪钢厂,因爱情自杀于家中。三子荣恩平生于年,妻袁氏,有二女一男:长女英子嫁河会,次女爱英嫁大贤,子荣铁英妻北俎女,生子荣旺。四子荣国平妻东市任氏,生一子二女:长女老翠嫁河会,次女翠珠。男荣兵印妻豆氏郭氏,有二子:长子荣硕,次子待考。
荣清善:有二子:长子荣振刚,次子荣振铎。荣振刚有五子:长子荣三禄无子,次子荣三乐,三子荣肖廷,四子荣自在无子,五子荣三让。
荣三乐:有二子,长子荣振平,次子荣亮平,荣振平之子荣军校,荣军校之子荣云飞。荣亮平之子荣军营,荣军营之子荣琛。荣肖廷有二子:长子荣金平,次子荣海平。荣金平有二子:长子荣俊杰,次子荣瑞杰。荣三让有二子:长子荣开明,次子荣春明。荣开明有二子:长子立格,次子立强。荣立格之子名荣康。
荣振铎:有二子:长子荣三才,次子荣三思。荣三才之子荣昌平,荣三思之子荣政平。荣昌平之子荣下山,荣政平之子荣建敏,荣建敏之子荣康。
……
荣 清:明朝洪武末年自湖广迁居无锡县治西九龙山莲花峰之南。是为江苏无锡荣氏始祖。
郡望
上谷郡:治所在今天的河北省保定、易州一带。
乐安郡:汉千乘郡,南朝宋始置乐安郡,隋置棣州,唐改乐安郡,故址在今山东省惠民县南七十里,下辖广饶、惠民、高青等县。
任城郡:任城历史悠久,据传是古代东夷族部落的住地,为最早风姓古国之一。远在三皇五帝时,系唐虞氏故国,有仍氏繁衍生息之地。夏商为仍国,周为任国、邿国。秦统一中国后,置任城县,亢父县,西汉为任城、亢父、属东平国。东汉章帝分东平国置任城国。三国魏置任城郡。西晋复任城国。北朝魏孝明帝神龟元年(戊戌,公元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由仲浅村移于今济宁市任城路,并为任城郡治,隶兖州。北齐天保七年废亢父县。隋、唐、五代任城县建置名称不变,但隶属有别。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壬子,公元年),置济州于巨野,任城属之。金海陵王天德二年(庚午,公元年)济州移至任城。元朝时期,济州治所数易巨野,任城。济宁的名称始于元朝至元十六年(己卯,公元年),以后虽州、府、县时有变更,而济宁之称,自此沿用不替。明初为济宁府,后改为济宁州,废任城县。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年)升济宁为直隶州,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年)废,清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公元年)复为直隶州。辛亥革命(辛亥,公元年)之后,废除封建帝制,在民国二年(癸丑,公元年)废州置济宁县。在此期间,济宁除设县外,先后分别设道、专员公署等省府派出机构,县隶属之。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3月设伪济宁县公署。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公元年)1月,济宁第一次解放,将城区划出设立济宁市。8月,将济宁县北部四个区划出,新建济北县。年9月,济宁县并嘉祥县。年2月,济北县改称济宁县。年11月,济宁县并入济宁市。年5月,恢复济宁县。年10月,济宁县改称济宁市郊区。4年1月18日,济宁市郊区更名为济宁市任城区。
堂号
上谷堂:以望立堂。
乐安堂:以望立堂。
任城堂:以望立堂。
此外,还有三乐堂、霸州堂、六合堂。
历史名人
荣启期:(公元前~前年),字昌伯;郕国人(今山东汶上)。著名春秋时期贤士。
荣氏祖先本与西周姬姓同宗,“周成王卿士荣伯食采于荣(今河南巩县),因以为姓氏”。
周庄王四年(公元前年),荣叔公“奉王命见鲁桓公,有功社稷,封为上谷大夫,始迁于鲁,宅居郕邑(今山东汶上,古称中都),是为鲁宗之始”。
荣启期为叔公后人,精通音律,博学多才,思想上很有见解,但在政治上并不得志,特别在老年以后,常常在郊野“鹿裘带素,鼓琴而歌”,并以此自得其乐。
明朝时期修编的《汶上县志》记载:
有一天,孔子到泰山游览,途经郕这个地方,有个叫荣启期的人,其貌不扬,衣衫不整,只见他身披鹿裘,以带系之,不修边幅,在田野中鼓琴放歌。
孔子见后,不禁心中暗问:“此人衣裳不能蔽体,如此穷困潦倒,能有什么幸事值得这样高兴呢?”于是,孔子上前问道:“有什么喜事,值得一人如此高兴呢?”
荣启期头也不抬,手不离琴,不加思索地回道:“令我高兴的事很多,且听我一一道来:天生万物,走兽飞禽何足道哉,只有人是最尊贵的,我得为人,此其一乐;人世之间,男女有别,男尊女卑,我有幸成为一名七尺男儿,这岂不是又一乐?人的寿命有长有短,有的人生下来不久就死于襁褓之中,更有甚者,在母亲的腹中尚未见日月就死了,我活到现在已经九十岁,可以算是长寿的啦,难道不值得高兴吗?此其三乐。贫寒是士人最平常事,死亡是人的寿限之终。一个人能安贫乐道,寿终正寝,还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
孔子听后,欣然首肯:“讲得太好了,你是一个善于自己宽慰自己的人,真是知足者长乐也。”
从此,荣启期的“人生三乐”成为美谈,流传至今。而孔子的“知足者长乐”也成为一句成语。
荣启期终年九十八岁。
荣成伯:(生卒年待考),一名荣驾鹅,又名栾。著名春秋时期鲁国大夫。
据史籍《左传》中记载:鲁襄公自楚国返回,闻季武子袭击卞(鲁庄子食邑),欲不入,荣成伯赋《式微》,鲁襄公乃归。
又,季孙氏嫉恨鲁昭公。鲁昭公死,理应葬在鲁群公墓所在地阚(今山东汶上),季孙欲隔绝昭公墓,不使与先君同。荣成伯曰:“生不能事,死又离之,以自旌也。纵子忍之,必或耻之。”
季孙又欲为恶谥。荣成伯曰:“生弗能事,死又恶之,以自信也。将焉用之?”季孙乃止。
荣 旗:(公元前~前年),字子祺;鲁国中都邑人(今山东汶上)。生于周景王三年(公元前年),卒于周元王六年(公元前年),终年七十三岁,葬于昙山厌次岭(今山东汶上县白石乡昙山西北麓)。荣旗作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曾为儒家文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荣旗早年到洙水、泗河跟孔子学习,精通六艺,帮助孔子删《诗》、赞《易》、序《书》、定《礼》,“共维斯道于不坠。”由于荣旗的杰出贡献,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下诏命绘像于太学;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年)追封雩娄伯,并配享孔庙,牌位列东庑第二十位;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年)加封厌次侯;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年)追称先贤荣子;清康熙皇帝下圣旨“钦赐奉祀生四员,蠲免一切差徭”;清同治年间兖州地方官员将荣氏“三乐”社与孔子、孟子后裔圣泽、亚圣社号并列。
荣 广:(生卒年待考),字王孙;鲁国人。著名汉朝时期训诂学家。从瑕丘江公受《谷梁春秋》及《诗》,尽能传其所学。
荣建绪:(生卒年待考),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著名隋朝大臣。
荣 毗:(生卒年待考),字子谌,荣建绪之弟;北平无终人。著名隋朝大臣。父荣权,曹魏时期兵部尚书。荣毗少刚鲠有局量,涉猎群言,仕周,释褐汉王记室,转内史下士。隋朝开皇中期,荣毗累迁殿内监。时以华阴多盗贼,妙选长吏,杨素荐荣毗为华州长史,世号为能。杨素之田宅,多在华阴,左右放纵,荣毗以法绳之,无所宽贷。荣毗因朝集,杨素谓之曰:“素之举卿,适以自罚也?”荣毗答曰:“奉法一心者,但恐累公所举。”杨素笑曰:“前言戏耳。卿之奉法,素之望也。”时晋王在扬州,每令人密觇京师消息,遣张衡于路次往往置马坊,以畜牧为辞,实给私人也。州县莫敢违,荣毗独遏绝其事。上闻而嘉之,赉绢百匹,转蒲州司马。
荣 楫:(生卒年待考),棣州人。著名金国大臣。
荣 瑄:(生卒年待考),明朝琼州人。荣琇之弟,早孤,与兄荣琇事母以孝闻。
荣 禄:清末大臣。字仲华(-),号略园。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辛酉政变前后为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所赏识。官至总管内务府大臣。年,同治帝死,荣禄参与确定载继承帝位,为慈禧太后所倚重。年,因忤慈禧太后,又被劾纳贿,降二级,去职10余年。年底,起任西安将军。年,允准入京拜贺慈禧太后60寿辰,适逢中日战事紧急,留京再授步军统领,会办军务。战后,授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督练北洋新建陆军。年6月,百日维新期间,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得力人物。旋即内调中枢,授军机大臣,晋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节制北洋海陆各军,统近畿武卫五军。策划立端王载漪子溥为大阿哥(皇储),谋废黜光绪帝。年义和团运动中,主张保护各国驻京使馆,镇压义和团。年1月,随慈禧太后返京后,转文华殿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年病死。谥“文忠”。编有《武毅公事略》,著有《荣文忠公集》、《荣禄存札》。
荣 庆:清末大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字华卿(-),号实夫。生于四川。历任侍读学士,山东学政,擢刑部、礼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清崇实录馆总裁等职。著作有《师友渊源录》、《茜园同人集》、《荣庆日记》等传世。
荣 庆:(公元~年),字华卿,号实夫;生于四川。著名清末大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历任侍读学士,山东学政,擢刑部、礼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清崇实录馆总裁等职。著作有《师友渊源录》、《茜园同人集》、《荣庆日记》等传世。
荣瑞馨(-):实业家,无锡振新纱厂创办人。无锡西郊荣巷人,名瑞锦,以字行,生于清同治十一年(年)。年奉父命到上海荣广大花号习业,该花号为其祖父荣剑舟开设,经营棉花进出口业务,为清末我国四大花号之一。年,充任英商鸿源纱厂代办,历时五年,后又任泰和、怡和洋行买办。年,他与荣氏兄弟合资创办保兴面粉厂(后改名茂新),成了该厂的重要股东。他不仅具有从商的经验,而且积累了办实业的经验。年9月,荣瑞馨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声誉,联合在上海的周舜卿、祝大椿等30余人,经清廷商部批准,成立上海商会。年他又与人合资创办上海振华纱厂和裕大祥商号。年,在无锡与荣氏兄弟等人合资办振新纱厂。开办时有细纱机28台,纱锭1锭,每日出纱二十件左右,年,荣瑞馨因投机股票失利,裕大祥商号倒闭。年,他将茂新面粉厂的股份与荣氏兄弟在振新纱厂的股份交换。成为振新纱厂独资大企业主。荣瑞馨致富后,始终关心荣氏族益活动,特别对办学、育才,不惜一掷千金。年荣氏兴办小学时,他是创办人之一。荣氏族长兴办新义庄时,他一次拿出十万银元,对于勤奋好学,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人,给以资助。年,荣瑞馨因病去世,年终51岁。
荣宗敬:(公元~),又名宗锦,字宗敬;江苏无锡荣巷人。著名近代民族资本家。荣德生之兄,荣毅仁之叔。早年经营过钱庄业,从年起,与荣德生等人先后在无锡、上海、汉口、济南等地创办保兴面粉厂,福兴面粉公司一、二、三厂,申新纺织厂一~九厂,被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年抗日战争爆发,荣宗敬自上海避居香港,年2月病逝。
荣德生:(公元~1),又名宗铨,号乐农居士;江苏无锡荣巷人。著名近代民族资本家。荣宗敬之胞弟,荣毅仁之父,北洋政府时期,历任江苏省议员和北洋政府国会议员。民国时期,历任工商部参议,中央银行理事,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和苏南行政公署副主任。是少数几个在年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后,继续留在中国大陆的民族资本家。
荣高棠:(公元~年),河北霸县二里人。著名中国体育事业奠基人之一。荣高堂是中国体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奥林匹克勋章获得者。荣高堂在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参加革命工作,从事学生运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体委秘书长、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兼体育组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国家体委顾问。
荣毅仁:(公元~年),字继曾,江苏无锡荣巷人。著名近现代民族资本家、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荣智健:(公元~),荣毅仁之子;上海人。著名中信泰富财团总裁。荣智健是家中唯一的儿子,另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妹妹。他的父亲是著名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荣 臻:(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东北长官公署代副司令。
白癜风怎样治疗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