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寒冬腊月到三月暖阳
从冰天雪地到万物复苏
六十二天,变的是时间
是天气,是逐渐安稳的人心
是慢慢恢复生气的人间
然而,有一件事
对交通青年而言
却始终不曾改变
那就是一如既往的坚守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宜都交通青年,无论默守一线,还是身在后方,各条战线,共同战疫。最高峰19个交通管控执勤点、18个志愿服务小区、6支驻村工作队、连续62个日夜坚守,交通“路桥铁军”,可以是上图的某一个人,更是他们身后的一群人。交通系统青年干部冲锋在前,分布在一线执勤点、青年突击队、志愿服务小区、驻村工作队、后勤保障等各领域严防死守、全面作战。
“疫情不退,我们不散”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
宜都交通青年闪亮的风采
“军人退伍不褪色”
詹红益、龚建强、黄苏鹏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詹红益,35岁,是宜都市年“最美退役军人”提名人选,在严峻的疫情面前,詹红益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值守一线,日夜驻守在袁家榜高速出口。在疫情防控24小时值守排查过程中,他和同事们克服寒冷天气、工作条件艰苦等不利因素,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对过往驾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查、车辆登记、消毒劝返等工作,确保做到对可疑情况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在工作中他严格律己,注意方式方法,向群众讲清道理,做通群众工作,体现了一个退伍老兵临危不惧、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1
执法大队人员龚建强在接到工作任务后,立刻放弃休假,投身到抗疫工作的第一线,据了解,龚建强家中还有常年患病需要时刻照顾的老父亲,但考虑到大队人员少、任务量大,还是在第一时间放弃了春节团圆,安顿好父亲之后便立刻投身抗疫一线,充分体现了一名退役军人、共产党员、时代新青年的责任。由于管控工作时间紧急,要求严格,在执行管控任务时出现部分群众不理解的情况,龚建强同志迅速同各值守人员一起将各项政策跟老百姓解释清楚,告诉他们“只有把交通管控好才能把疫情控制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获得了群众对管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黄苏鹏,有着12年军龄和10年的党龄,是宜都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的一名执法人员,1月22日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坚守在交通抗疫一线至今,不厌其烦地为每一个过往的车辆和人员做好检测工作。期间痛风发作,他也毫不退缩,依旧坚守岗位,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青年突击队员
“超级飞侠”谭理豪
中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职员谭理豪,27岁,面对疫情,第一时间报名加入“青年突击队”。防疫期间主要负责王家畈镇17个村3个社区的物资运输,及时为群众运输生活物资,风雨无阻。汽车驾驶室窗户坏了,玻璃升不起来,没关系!他拿来透明塑料袋和胶布,临时“修”车。每天早上从宜都来到王畈,送完“货”便开始登记整个王畈居民的物资需求,仔细核对数量和地点,再排表、规划行车路线。中午匆匆扒几口饭就又出发到宜都各个地方取“货”:奶粉、纸尿裤、口罩......车子经常被塞的只剩下一个驾驶室。第二天一大早又将“货”从陆城送往王畈,准时交到各村负责人手中。“舍小家,为大家”郑婷婷
郑婷婷是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的一名会计,为加入“青年突击队”贡献自己的力量,将年幼的儿子托付给了爷爷奶奶照顾,随后来到宜都市疾控中心协助工作。每天她负责统计汇总的数据有很多:我市新增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所有病例身份信息、病例来源及接触史统计、每日确诊、疑似、留观、出院、在院病例数据.....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6点,几乎一整天都是对着电脑和那些数据。“一个数字都不能错,错了就影响后面的数据分析”她很认真的说。“不忘初心的小红帽”张健
2月2日一早,居家隔离期刚满的中路公司青年党员张健来到八字桥社区主动要求参加防“疫”志愿服务。他将自己的小车用于社区防疫专用车辆,当了解到社区防疫物资紧缺主动向社捐款元。每天做好社区责任区区域内消毒工作,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核查人员身份、出入人员测温登记、劝导群众、运送物资等工作。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公司联小区卡口点夜间防控值守工作,白天他是社区志愿者、晚上他是小区卫士,忘我地奋战在防控第一线。在疫情防控的最关键时刻,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扬了中路青年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为夺取防控斗争胜利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好小区守门人”郭尖
三立路桥公司职工郭尖,34岁,自年3月入职以来,他从施工员、技术员干起,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项目负责人。无论是从事现场施工,还是担任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他一步一个脚印,刻苦钻研,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路桥铁军的深刻内涵。腊月29日刚回枝江老家的他得知冠状病毒疫情来袭,顾不得与家人团聚,连夜返回宜都参加抗疫值守。疫情政策宣传、通行车辆查验、防守区域消毒......每天的忙碌让他忘记了只身一人留守宜都的孤独。期间由于居住小区出现疑似病例,居家隔离期一结束,他又火速申请重返抗疫一线。“疫情统计数据库”裴瑶
市交运局机关职工裴瑶,34岁,身在后方也能尽自己所能出一份力。同事都知道,她没有过春节,没来得及和家人吃上团年饭,要找她,就一个地方:办公室,电脑前。从去年腊月二十八,我们交通运输系统取消休假奔赴一线开始,她就负责全市5个高速路口、2条国道、3条省道的车辆和人员出入境统计,以及市指挥部临时通行证发放数量的统计汇总及上报等工作。工作量大,任务重,且还要承担上级安排的各项临时任务,忙,辛苦,不言而喻,可她没有丝毫的懈怠,每天的工作几乎是零失误,让我们为她点赞。“战士们的知心姐姐”闫露
闫露,市三立路桥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党政办公室主任,她是妈妈心中最骄傲的的女儿,是舞动青春的路桥之花,是前线抗“疫”战士们的知心姐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大年三十晚上,闫露同志没有选择阖家团聚,而是把孩子留给自己的婆婆,把当医生的丈夫送医院待命。她则和母亲一起深夜敲开一家家超市的门,一直忙到大年初一早上五点多钟,把几十箱快餐面、火腿肠等物资运到了集结地,只为给第二天上一线的同事们准备早餐。闫露同志带领着后勤保障队伍,积极向市相关部门争取保障物资,并联络一切社会关系购买,截止目前共筹集一次性口罩个,医用酒精公斤,一次性手套个,防护服5套,帐篷2顶,活动板房2个,次氯酸钠消毒剂、军大衣、雨衣和食品等保障物资,为一线执守人员做好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进行。“驻村的低调妹子”唐蕾
市农村公路服务中心驻村干部唐蕾,29岁,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自疫情发生以来,唐蕾牢记使命,协助五眼泉镇积极做好镇村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在望佛桥村她是“小喇叭”、是测温员、是消毒员、是居民物品运输者....作为一位爱美的妹子,每天不怕脏,不怕累,走泥路,穿树林,对群众提出的需求尽最大努力去办。这位“小姐姐”简直就是低调的代名词!在得知我们要宣传她时,一张照片都不肯给我,并一个劲的说:“不,不,不,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青年应该要做的事情,不值得表扬。”她的工作照片还是千方百计才“淘”来的。
“95后驻村干部显担当”彭雪媛
1
市港航建设养护中心干部彭雪媛,24岁,在回龙垱村驻村的日子里,和村组干部组成疫情防控工作队并开展了多项工作。疫情期间,逐人逐户进行疫情排查,体温监测和健康状况登记。和村组干部一同走访慰问全村83个贫困户,入户宣传防疫知识,了解其生活的困难,采集了贫困人口外出务工意愿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等信息,整理并完善所有贫困户的档案资料。为使因疫情在家的村民理解不闹心,主动电话宣传或上门劝导,重点为居家隔离、行动不便、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定时上门送防护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做好沟通交流,满足合理诉求。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因受疫情影响来村委会求助的村民们她同样也给予热心的帮助,尽力为他们解决复工出行、复耕生产以及生活所需上的困难。
黑夜中的反光服
夜已深,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在一线抗疫的工作人员的反光服依然闪闪发光,黑夜笼罩下无法看清他们的相貌,但从闪亮的反光条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抗疫的决心,哪怕是深夜,只要是有过往的车辆,他们都会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检测并登记,就犹如灯塔一般,为过往的行人和车辆保驾护航,将辖区内人民的生命安全区照得异常明亮。
他们只是交通青年干部职工的一个个缩影,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无数默默付出的小小螺丝钉,疫情来袭,各自坚守,守土尽责,持续奋战,展现出了宜都青年应有的担当与责任。
党旗所指即团旗所向不退缩、不抱怨汇聚青年力量当好小小螺丝钉助力防疫大车轮春暖花开,总会到来图文来源于:共青团宜都市交通运输系统委员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