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鸟乡村
极致慢生活
有态度的乡村旅游推荐者
因为是,又因为难得十一与中秋相逢,在这个有点特殊的小假期里,出游能去哪里呢?
在朋友问我的时候,我给的建议是,宜昌的山水田园,足够我们去探访。尤其是灯下黑效应,自己家乡周边有什么好看好玩好吃的都不曾了解,还偏偏只盯着缥缈的远方。
比如这一次,如果不是要去拜访彪哥农庄,我也不会走到九凤谷和古潮音洞的门口,不会邂逅一座两百多年的风雨廊桥,不会知道时常经过的省道边就有一个岩洞餐厅,和那个曾经很多次在车窗里隔河相望过的兵工厂,更不会头一天才听朋友提及的人第二天就会与他的雕像面对面。
车程并不远,宜昌上高速在宜都下,转进到五峰渔阳关的省道,不过20公里,就到了位于五眼泉镇与聂家河镇交界的彪哥庄园。
九月底,两百多亩的农庄里,葡萄已经唱完了今年的成熟时,阳光玫瑰用最浓烈的甜蜜为这一季收尾;火龙果才刚刚采收了一批,跟我们见面的,大约是昨夜的霸王花珠胎暗结的小果子,挂在妖孽般的绿条上;
草莓、青椒和黄瓜正在争分夺秒的生长,好在接下来的十月冬月和年节,迎接它们宿命里的主人;只有园边栽种的一圈望天收的脆蜜桃,羞涩的结着果实,摘下来尝尝,是与羞涩相匹配的十七岁的味道,还差着几天阳光爱抚呢,但足以让我扒在她耳边说:快装几颗,真蛮好吃的。
彪哥说,农庄里每月都有成熟的作物。这让他有别样的成就感。
他与我同龄,南边做了几年家具生意,三四年前回乡作了农夫。
流出山谷的丑溪,清澈宁静,溪边的葡萄园旁,有从山上移栽下来的“八月抓”,爬了长长的一架。从架下经过,能闻到它那魅惑的山野之气,已在隐隐发作。打字的此刻,我就仿佛听到一串串的小野瓜,正在一个接一个叭叭地炸开。
咽一下口水,在记忆里顺溪而上,九凤谷就在满是茶田和桔园的丘谷深处。
在景区之前,彪哥带我们参观了他们村的农耕展览院。与我想象的那种敷衍的收藏不同,这里的品类当真很齐全,让人怀旧。
这东西,有几人能准确的说出名字和用途呢?
1
2
3
4
5
6
有农具家具,厨用旧物,打榨织布行船育儿,还有木工用具,等等,我认得大多数,叫得出墨斗和甑子的名字,也想起了儿时帮外公喂过磨子的往事,当然也感慨这让人惊叹的民间智慧,和时代的滚滚巨轮,把这些最质朴的器具,都碾作了收藏中的一抹封尘。
回首,三十年前而已。
突然为后来的孩子没有这样的记忆而惋惜起来,可又为曾用这些器具劳作生活的人们,心疼不已。
最终,还是为自己所在时代庆幸,真好,不是吗?
去探访丑溪是下次的计划,所以在九凤谷门口打了下卡就顺路前行了。
一个小环线,九凤谷过望佛村,到拖溪村,再转回彪哥农庄。一路的田园风光,青山分了两阙,溪流划开诗行,而词牌就是我心慕多时的丑溪与拖溪。
多么美的名字----在宜昌本土,多的是布灵布灵闪的某某溪的地名,她们是我的关关雎鸠。
望佛望佛,望的就是不远处的梁山金顶,前两年有幸去过梁山村,至今还回味山上农户里的一碗土豆丝汤。
望佛桥始建于乾隆年间,廊上部分不被修复也不可能在两百多年的风雨中保全,但桥的主梁应还是当年的木材,照片和视频无法真切的展现那些大梁的粗壮,只能去亲见,才可想象它们做为树时的,俯视众生的播风弄雨的气度。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