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财政部陆续出台了一些列针对小微企业的财税措施,这些普惠性的减税新政,旨在帮助经营困难的企业走出困境,并助力制造业企业、小微企业提振发展信心。可以说,此次新一轮支持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是全方位的。财税部门在税收征管方面推出切实可行的配套举措,确保支持小微企业的税费政策能够落地生根。
今日起,降低增值税“大礼包”开始正式执行——包括制造业等行业的适用增值税的税率由16%降至13%,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的适用税率由10%降至9%。改革后,企业的税收减负效果“立竿见影”,主要行业税负明显下降、部分行业税负有所降低、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减税红利逐步发酵。
国家多次调整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更好地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发展,积极享受国家的减税红利。在数次政策调整中,税务机关也在不断简化业务流程,改变税收征管方式、优化纳税服务措施,并主动帮助小微企业享受税务上的各项“红利”。同时,对于企业的财税服务职能而言,站在时代变革的风口,如何把握时代的巨大机遇,成为在未来财务和税务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
据了解,此轮深化增值税改革主要包括降低增值税税率水平,将制造业等现行16%的税率降到13%,将交通运输业等现行10%的税率降到9%,保持6%一档税率不变。深化增值税改革,是今年减税的一道“主菜”,还有一些延续政策和企业扶持的“配菜”,将持续助力小微企业发展,致力增强企业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
实际上,从近年来一系列的税改政策中可以发现,政策指导在完成为企业减负的同时,更充分赋能纳税人,帮助企业充分享受税收红利,包括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税务部门在税收管理过程中,将发挥其从信息收集到税务监督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曾经高端的财税顾问、财税筹划的服务,在激增的刚性需求下也已经成为小微企业的必需服务。除去财税服务需求外,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的发展进程中还面临诸多挑战,资金、人员、行政审批等诸多环节都有专业性需求。风口即来,如何完成转型升级并抢占市场先机,成为现有企服行业的重要议题。当然,急速扩展的背后,“专业性”是检验企服企业合格与否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