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央文明办启动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区)和第四届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评选。
按照自愿申报、逐级推荐、审核公示、择优评选的程序,中央文明办进行了严格审核,遴选出32个城市(区)、个单位、名个人进入新一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候选名单。
9月25日,中央文明办公布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候选名单,宜都市教育局入围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先进单位名单
教育系统(3个)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研究中心
贵州省福泉市教育局
湖北省宜都市教育局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前置条件
是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所在
市教育局的入选
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砝码
宜教之都
厚德载物
从年以来,市教育局借助宜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围绕立德树人宗旨,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戏曲进校园、法制进课堂、优秀童谣征集、中小学生艺术节等活动。
同时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强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校外实践活动。不断完善未成年人教育机制,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对照文明校园“六好”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守则及行为规范教育,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建立“家校共建”工作机制,推进学校与社区教育创新发展。
情暖三生
爱心结对
全市中小学针对普遍存在的“贫困生、学困生、留守生”教育管理难问题,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爱心结对,情暖三生”主题实践活动,全市41所中小学校、名在岗教师真情资助名贫困生、倾情关爱名学困生、结对关爱名留守生,真正做到了“贫困生有人帮、学困生有人辅、留守生有人爱”。
具体措施:一是走访调查,专为“三生”建“档案”;二是多方资助,贫困学生有温暖;三是因材施教,学困孩子得进步;四是细心呵护,留守孩子享亲情。
幸福阳光
生态童年
市陆城一小“生态童年”德育实践年开始实施,年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推广,历经4年的探索,构建出了“生态大视野、生态大课堂、生态大课间、生态大实践”的德育研究成果。
拓展生态大视野,让孩子们回归自然,拥有童年最美的时光。
开辟生态大课堂,让孩子享受成长,走向学业发展的天堂。
开展生态大课间,让孩子愉悦身心,沐浴阳光健康成长。
开展生态大实践,让孩子走进社会,学会与生命共融。
“生态童年”德育实践活动得到了家长社会广泛认可,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新华网》、《人民网》、湖北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常教不息
生命教育
市教育局以市外国语学校为试点开展生命教育实践研究,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乐观向上的心态,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德育校本课程《成长引擎——影响你一生的十二种智慧》,将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为学生的成长智慧,增强学生生命的厚度。该书出版后,受到了家长读者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评价。
全新体验
文明工程
市实验小学“文明马拉松”德育工程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设计了文明十二加油站系列体验活动,让学生认知文明、感受文明,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
同时,市实验小学制定了每月德育操练项目,从坐、立、行抓起,每月一个细小项目进行行为操练,坚持一周一反馈,一月一总结,一月一评比,引导学生用顽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坚持操练。活动实行“文明卡”积分制。
“文明马拉松”德育工程自实施以来,学生参与各种体验活动3万多人次。
激励学生
守敬精神
市杨守敬小学以“做守敬爷爷的好娃娃”为主题,以其经历启迪学生、精神感动学生、成就激励学生。
活动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