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用于对外投资的资产日益多元化,表现在从货币资金到实物资产,甚至是无形资产。并且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企业需要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认计税基础,而计税基础正是影响企业税收成本的关键因素。因此,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是这类投资项目税务筹划的重中之重!此前,某技术研发公司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该公司计划将一项自行研发出来的技术用于对外投资,但是,客户以及该公司的财务总监对这项技术应如何确定计税基础感到非常烦恼。如果确定的计税基础不公允,即不管是过高还是过低,都有可能导致企业投资失利、产生过高的税收成本、甚至是税务风险。在现行的税法及相关法规中,由于历史成本具有客观、真实和可验证的特征,是我们在确定计税基础首先选择的计量方式。但是,如遇到上述企业的情形,在取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并且不需要支付相应对价的货币资产时,就无法使用历史成本计量,而是需要使用公允价值作为计税基础。除此之外,如果发生转让时,比如用于利润分配、偿还债务,或者是捐赠等,也应当使用公允价值作为计算税款基础。打个比方,A公司以一项自行研发的技术投资B公司,该技术的账面价值为万元,投资时经评估的公允价值为万元。在账务处理时,A公司需要将其分为视同销售无形资产和投资两部分。A公司应当按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万元确认视同销售收入,按照其账面价值万元确认视同销售成本,并以此为依据计算此项交易需要缴纳的税款。同时,A公司还需要按照万元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准确判断公允价值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公允价值不仅可以让投资者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公司资产的真实性和资本化价值属性,而且,从税收角度来看,公允价值的变动有助于企业作出税收增长或减少的前瞻性预判。如果上市公司的某项资产公允价值不断上升,企业在未来可能因处置该项资产而承担纳税义务;如果资产的公允价值不断下降,企业在未来处置资产时可能会发生亏损,进而出现抵税的情况。建议:根据不同的资产,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根据财政部发布的《资产评估基本准则》,资产评估基本方法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实务中,由于评估对象、价值类型和资料收集情况等条件存在差异,三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适用性也有所不同,想要评估出更为合理的公允价值,就需要选择最为恰当的评估方法。当然,这并不是容易的事!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的建议: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三种基本方法各自适用的情形。如果企业待评估对象在市场上较为常见,能够找到具有可比性的信息、数据,那么可以选择市场法评估其价值。案例:深圳F上市公司计划收购位于广州的L制药企业,评估了F企业的股东全部股权价值。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存在一定数量规模的与被评估单位经营类似业务或产品的可比上市公司,具备采用参考企业比较法的条件,因此选择市场法作为评估方法之一。如果是企业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拥有的海外资产等,由于掌握其全面的、真实的信息存在一定困难,在评估此类资产的公允价值时,选择市场法评估困难较大,一般考虑采用收益法,常用的两种具体方法是收益资本化法和未来收益折现法。收益法强调的是被评估对象的预期盈利能力,经常会被用于评估企业整体价值。在判断其适用性时,需要考虑评估企业成立时间的长短、历史经营情况,尤其是经营和收益稳定状况、未来收益的可预测性等因素。案例:重庆H上市公司在股权转让过程中,考虑到成立时间较长,历史年度业绩比较稳定,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获得未来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可以衡量等因素,在评估股权价值时就选用了收益法。如果评估对象为建筑物、机器设备或是以重资产为主的企业,评估其公允价值时可以考虑选择成本法。但是,成本法不适用于评估技术、品牌价值等轻资产和以轻资产为主的企业。案例:J上市公司发布的资产评估报告中就提到,由于C公司拥有的生物酶、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很难以资产价值本身来衡量,其研发团队、经营资质等众多无形资源,难以逐一识别和量化反映价值,仅对账面现有资产采用成本法评估,不能全面合理地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还有,一些极易产生税企争议的特殊情形也需要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duzx.com/ydtq/1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