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为抢定增不惜溢价报价
建仓期限短或是主因
相比起伏不定的二级市场,参与定增回报相对稳定。近来,随着各路基金、机构资金的不断介入,定增市场不断升温。随着“抢筹者”的增多,定增市场的折价率越来越低,9折,9.5折,9.7折,近两个月市场已经出现溢价定增。定增成本一路水涨船高,让人咋舌。最近,又有不少基金公司开始集中申报定增产品,随着这些产品大量涌入,迫于建仓压力,折价发行的安全垫也被进一步压缩。
近日,有私募基金经理称,参与某主板公司定增价格最终定格于9.7折,所谓折价空间几乎已可忽略不计。随后,坊间又传闻,市场有上市公司的定增终告溢价发行,更是刷新近期纪录。
记者采访到近期参与了溢价发行的机构投资者,该投资人士表示,实际上每个标的的折价率水平是和标的资产的质量密切相关。如果是非常优质的资产,整体折价率现在非常低,近期定增市场上,9折、9.5折甚至9.5折以上折扣的定增都曾出现。
有些机构非常看好投资标的,出于志在必得的心理,才会选择溢价申报。他告诉记者,实际上,溢价申报近来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申报方式。有些在定增领域里投入很大的基金公司,在申报价格时就直接溢价申报,以确保顺利入围。“反正是把多种定增标的放在自身体量庞大的定增资产中统筹,其中有几只价格高些问题也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投资人士表示,公募基金不断地进入定增领域,也在客观上推高了定增资产价格。“公募基金和专户产品还有些不一样,由于有例如建仓期之类的各方面投资要求,因此公募基金时常出价更猛。”据了解,目前还有超过10只定增基金等待获批,这些基金入市后,对优质定增资产的争夺会更为激烈。国泰基金的相关基金经理樊利安向记者表示,目前参与定增的资金不断增多,折价空间也在不断被挤压。从近期定增的资产情况来看,9折的折价率已属正常,8.5折是平均折价水平,如果是好的资产,折价率会更低。
定增项目从来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近日乐视网跌破定增价,将一众基金、机构、牛散悉数套住。有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乐视网的破发事出有因。他认为,正是当初乐视网的定增项目备受追捧,最终定增价格较高才导致了乐视网的迅速破发。“市场上并不缺少破发的股票,业绩不出众、增发价格不便宜都很容易导致破发。”
茂典资产投资经理王俊峰认为定增市场正在集聚风险。他表示,定增市场和二级市场有很大不同,二级市场进出自如,一旦发现风险,可以较快将资金撤离。但定增市场的进出并不方便,一旦有风险,定增的资金无法迅速撤离。因此,溢价拿定增项目实际上说明定增市场有过热迹象。
来源:证券时报
流动性集中
公募新三板入市意愿弱
公募基金作为成熟的机构投资人,一直是新三板市场增量资金的来源。近期,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在公开演讲中称,不少分析认为假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没有一定修正,恐怕就不能超出市场预期,引入足够数量的投资者,并提供相应流动性,在这一预期确认之前,公募基金很难大举进场。另外,公募基金没有强烈的入市意愿,投入与产品不成正比,去年3月进来的公募基本都退回二级市场了。
股转公司研究公募基金入市流动性依然集中在少数优质企业
近期,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在公开演讲中称,股转公司正在研究市场分层差异化制度安排。在促进市场交易方面,股转公司已经完成私募基金做市的论证,能够在年内推出。此外,QFII和RQFII参与新三板的政策可能很快出台,而公募基金入市也在研究之中。
公募基金是新三板市场期待已久的“活水”,但对于公募基金入市后对流动性、乃至整个新三板生态的改善,业内人士意见还是有所保留。
新三板智库负责人邱翼在接受财经节目中心采访时表示,流动性是分化的,所谓的改善流动性应该是如何改善优质企业的流动性,“现在流动性差的原因一是市场的好企业在哪里没人知道,二是市场主要还是机构为主,机构投资都是前移的,都参与定增去了。”
随着新三板分层方案的推出,将有利于解决新三板流动性不足的“老大难”问题,优秀企业投资价值得以显现,尤其创新层企业自然会受到更多资金的 “未来市场90%以上的资金或将注意力集中在创新层公司上,使得创新层流动性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分层后创新层有望迎来一系列差异化制度安排,这些政策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创新层的流动性。”国海证券分析师代鹏举如此指出。
邱翼还认为,流动性的改善市场需要更公开透明的信息,还是有效公司研究比较少,以及投资策略等问题。
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公募基金新三板入市意愿不强
截至今年一季度的统计,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当前共有只公募基金新三板专户产品,其中仅有25只基金可以获得最新净值情况,整体收益情况尚难估计。对于新三板的投资价值,公募基金人士多表示值得 新三板分层后最核心的问题是创新层和基础层究竟有何不同?不少分析认为假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没有一定修正,恐怕就不能超出市场预期,引入足够数量的投资者,并提供相应流动性。在这一预期确认之前,公募基金很难大举进场。
在邱翼看来,相比二级市场,公募基金进入新三板风险更大,周期更长,收益更小,“一个是市场并不缺钱,二是公募基金没有入市的意愿,投入与产品不成正比,去年3月进来的公募基本都退回二级市场了。”
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可以统计到新三板概念资管产品只,而这只产品中累计净值低于1的产品更是多达只,还有近百只产品的累计净值为面值1。
具体来看,目前亏损的产品中多设立于年上半年。“这样的数据可以理解,年初新三板二级市场异常火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很多机构蜂拥设立新产品投资新三板市场,而纵观这两年的指数变化,年上半年正是新三板指数的高点,也是企业估值和二级市场估值的高点,因此年成立的产品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更大。”九泰基金一位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有业内人士从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组织召开了“基金管理公司合规风控培训会”上了解到,二季度新设的新产品仅有12只,合计规模6.23亿。会上,监管层有关人士表示,目前随着随着对业务理解的深入,资管机构审慎设立新三板产品。
来源:投资快报
9月机构调研数量环比激增
险资热情不减“出手频繁”
9月开门未红已给“金九”的成色打了折扣,再加上本周一让人猝不及防的下跌,更是让许多投资者面面相觑。不过,市场上也有另一种声音:“一些不错的标的也被错杀,回调是低吸良机”。
火山财富发现,近期机构调研 电子行业延续吸睛走势
9月以来至上周五(9月9日),短短7个交易日,机构调研犹如大步流星。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9月1日~9日,机构共计调研了家上市公司,与8月同期的95家相比,增长约%。其中被10家及以上机构抱团调研的达64家,占比25.6%。
行业上,机构延续了8月的配置偏好,电子不仅是人气聚集的行业,也是上市公司获调研最多的行业。火山财富发现,31家电子行业类的上市公司在短短7天就被余家机构调研,远超排在其后的计算机行业和机械设备行业公司(这两大行业均有23家公司被机构调研)。
题材上,节能环保股受益政策红利自8月来就备受青睐。9月1日~9日,多达19只节能环保股仍为机构配置的重点。此外,美丽中国、PPP模式也大红大紫。不过,除了前述3个题材,国企改革和军工概念股受 国企改革、军工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9月以来截至上周五,岭南控股、中通客车和潍柴动力等10只国企改革题材股,被机构调研。在此之前,多家券商纷纷表示,国企改革或成下半年热点主题。中信证券指出,考虑到国企板块整体估值偏低,去年下半年以来表现明显落后市场,该板块投资价值已显现。广证恒生的观点也类似,认为当前市场对国企改革进度存在低估,随着下半年政策密集期到来,国企改革将会和供给侧改革形成共振,在下半年掀起新高潮。
岭南控股作为广州市国资委旗下唯一旅游类上市公司,近日,因资产注入引起了机构 另外,在国企改革股中,东信和平因拟定增募资5.46亿元强化主业,成为调研机构数量最多的公司。在调研频次上,最多的则是通产丽星。
在军工板块上,军工股依靠题材炒作,消息动态的公布就成了其催化剂。天风证券最新的策略配置周报表示,从中报来看,国防军工的业绩改善明显,军工主题有强军、军改及军民融合等长期逻辑支撑,也有短期催化剂,可加以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9月来的几个交易日内,多达13只军工股被机构调研,如北京科锐、久联发展、同有科技和奥普光电等。其中,调研机构数量最多的是旋极信息,达22家,受调研频次最多的是中航光电。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以来,保险机构的调研速度也在加快。火山财富统计发现,仅保险公司且不包括保险资管的情况下,就有40余家上市公司被调研。其中,蓝思科技同时被南山人寿、台湾人寿和信诚人寿三家险资调研。
另外,索菲亚、双杰电气、温氏股份和首钢股份等7家公司均被2家险资机构调研。从险资机构角度来看,信诚人寿、平安保险和中国人寿三家机构并驾齐驱,均调研了4家上市公司。在行业上,与前述有机构配置稍有差别,电子和计算机也是险资北京治疗白癜风到什么医院好百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