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
首页
宜都简介
宜都地点
宜都市场
宜都要闻
宜都发展
宜都天气
宜都旅游
宜都信息

湖南面孔王小保寻找城市的灵魂

文/刘银艳图/彭丹王小保

一个从年昆曲中去领略园林之美的景观研究专家,出道不久便能在国际景观设计界的顶级赛事中获金奖。他那具有东方神韵的景观设计更是在国外的同行中赢得赞赏,两次获得绿色亚洲人居环境奖,年,他被评为湖南十大创意设计人物——

采访景观设计大师王小保是件让人心旷神怡的事。

在长沙,也许你昨天领着家人去休闲的公园就出自他的手笔,那片让你心花怒放的樱花林就是他在设计图纸上画上的几个圈;也许你今天开车路过的这段仿古城墙上清明上河图般的浮雕就源于他的构思,那浓缩了两千年星城古貌的人文景观能唤起太多对过去的回忆。

胸中弥漫着怀旧的情绪,也不禁沉淀下对美好历史的回想,我们走向省建筑设计院这座近现代保护建筑的古朴门楼,走近王小保,他设在六层顶楼的办公室也变得意味深长起来。

20年只做一件事,让城市景观留下更多湖南韵味

获得绿色亚洲人居环境奖的示范区园林一角。

见到王小保,他正在欣赏从新设计的园林里拍回来的照片,“难得有个晴天,拍些照片作个纪念,你看,这一片梨花开得太美了。”他说,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的不一样,其魅力就在于景观具有的成长性,它能够每一天都有生动的变化,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王小保的景观设计,遍布长沙的东西南北,王陵公园、桂花公园、芙蓉广场、鹅羊山公园、圭塘河公园、枫林路、人民路、湘江风光带南段、潇湘南风光带,一长串耳熟能详的名字,更有重点工程如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和大河西先导区梅溪湖的景观规划,长沙之外就更多了,省内其他13个市州都有项目,更远及湖北宜都长江清江风光带、贵州松江河风光带。“今年,我们与美国SWA设计公司、法国FBG公司正开展设计交流与合作,大家交流才会有新的眼光。”

一个景观设计,动辄几百亩,大到以平方公里计算,每一个项目,都要细到一棵景点树的去留、一个垃圾桶的位置,这里面要填充的每一种景观元素,就是个天文数字了。忙,似乎就成了必然。“王院长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去加班的路上。”熟悉他的朋友常这样调侃他。

“王院长”还是15年前他担任长沙市园林设计院副院长时的称谓,大家习惯了,称呼硬是没改过来,这正好折射他入这一行历史的久远。“年从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第一个大设计就是长沙的王陵公园,年时还叫望月公园,此后,景观设计一搞就是20多年。”随着长沙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他干的活里又加进了城市规划与设计,“这20年只做一件事,就是想让城市景观留下更多的湖南韵味。”王陵公园笔者没去过,但对桂花公园的印象深,占地不大,曲径通幽,一步一景,还真是让人去了还想去,住在雨花区桂花路一带的长沙市民有福了。

参加上海国际立体花坛大赛的“湘女多情”景观。

跟着王小保去人民西路“压马路”,他会告诉你刚刚踩过的麻石路上刻着的祥云图案是出自马王堆汉墓里绣片的纹样,代表了两千年前的长沙时尚;那个镶嵌在天心阁城墙下的双狮滚绣球高浮雕,灵感来自一个有些年头的酒坛盖,也是老长沙的民俗风情象征。他这般如数家珍的导游,人民西路不由延展出它那独有的历史韵味来:花岗岩的护栏,麻石地面上随处可见的湘绣绣片纹样、老长沙地图、汉简文字,银杏、桂花等本土苗木绵延的行道树,全面仿古的景观设计一路走来一路让人惊叹不已,直至走到黄兴路步行街中央广场下的隧道墙下,这里有他设计的大型浮雕景观群落,古长沙青铜器、漆器、长沙铜官窑、走马楼吴简……长沙传统文化中最瑰丽的环节就浓缩在此。

留住湖南的韵味,就是诠释好湖湘文化的精髓。王小保坦承最开始的作品考虑最多的是想成为亮点和焦点,对文化的尊重不过是一种附带。只是随着阅历的沉淀,对湖湘文化更为沉甸甸的理解,才有了一种责任,才有意在所有的设计中,让这样的湖湘韵味成为一种灵魂,而不仅仅是标签。“人性化、根源的、有社会意义的作品才更动人,更有生命力。”

“昆虫”的园林,姹紫嫣红开遍

王小保策划的昆曲雅集。

在长沙民间社团活动日益热情高涨的氛围里,活跃着一群昆曲爱好者,他们自命为“昆虫”,王小保也是其中的一只。“王大昆虫”还被提名为即将成立的潇湘昆曲社副社长,“昆虫”们说是鉴于他对曲社的独特贡献。他的贡献可谓大焉,要场地给场地,要服务给服务,于是每个星期天下午,在王小保开的一家文化茶楼里,成了“昆虫”们固定唱曲的时间。

“园林是看的昆曲,昆曲是唱的园林”。昆曲与园林,就像孪生姐妹一样亲密不可分,“如果要追问我为何对昆曲是如此地热情,则跟我学的园林专业有关,其渊源要追溯到我在同济大学读书时学校的博士生导师陈从周老先生身上。”

陈从周是中国园林界的泰斗,也是著名的古文学专家、诗人、画家,还是王小保顶礼膜拜的人物。他记得刚进同济时,陈老来给本科生们上过两堂课,专业谈得不多,谈得最多的就是昆曲与园林,课后布置作业,也是听一段昆曲,循着昆曲的意境去设计一个园林小品。“在陈老的眼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三大瑰宝,昆曲,园林,还有绍兴的黄酒。”

昆曲是拥有年历史的艺术活化石,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从来都是那么高贵典雅。“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原来最为“昆虫”们口口相传的《牡丹亭》选段里,优美的唱词中竟藏着这么多园林美景,昆曲更因为与园林在节奏美、意境美和韵律美上何其相似,舞动出“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精彩。

王小保记得,上海昆剧团的不少名家都是同济大学的客座教授,他们学的课程里也有昆曲教唱。“那时候太小,农村来的孩子,音乐修养差,传统文化懂得也不多,对昆曲的感受还停留在听觉上,直至工作若干年后,才慢慢能用心去领略昆曲之美。”

循着昆曲的意境去设计园林,直至年他代表湖南参加在深圳举办的国际园博会,几十个国家的景观设计师们同台竞技,他像往常一样从昆曲意韵中去理解园林,浓缩远古长沙铜官窑历史的“古窑遗韵”园林作品打动全场30多个评委,全票通过被评为室外造园类金奖的第一名。而在国内景观设计界,这个赛事是最能见真章的。

最近,王小保又新领了一个研究课题,受联合国亚健康干预实验室的委托,与他的团队开展健康园林学的研究。康复花园、园艺疗法这样的新名词开始挂在了他的嘴边,《健康园林学》一书也正在编撰之中。

清一色高大的江景房,体现不了湘江“东方莱茵河”的内涵

年,长沙再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实现三连冠。“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宜居的环境是首要条件。”这个两次获得绿色亚洲人居环境奖的得主说,宜居的环境,应该尽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国际园博会上获金奖的“古窑遗韵”园林一角。

刚从云南出差回来,王小保说在那里遇见一个瑞士人,一番交流让他非常震动。

“有时间你可以去西双版纳的景洪看一看,一个瑞士人在那里建的一个宾馆,你可以去看看人家怎样用9年的时间打造了5栋小楼。”这5栋傣楼,非常原生态,跟周边的山地、水源、森林完整地结合在一起,澜沧江从它身边轻轻流过,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样一处人居,改变了这个城市的很多细节,也让城市具备了更多的可读性。人在里面生活,感觉既自在又舒适。”

我们的湘江,要打造成东方的莱茵河,沿江两岸的人居、环境应是个什么样?“清一色高大的江景房,不断刷新的城市天际线,破坏性、掠夺式的开发,体现不了东方莱茵河的内涵。”

莱茵河,穿越西方文明的腹地,如今沿河两岸如诗如画的莱茵河文明,也曾经历过被污染、被破坏等种种城市化进程中的“阵痛”。前车之鉴,王小保说,我们的规划与设计应充分地尊重自然,和自然多一些对话。我们的考虑不妨放长远一点,用“9年的时间建5栋小楼”的精神,去细细品味这个城市的生活细节,老一辈所积累的文化遗产,应通过我们的规划与设计继承发扬,能够真正被世界认同,成为国际化的优美的城市、城市人居的典范。

在王小保众多的楼盘景观设计中,坐落在长沙河西尖山脚下的“东方大院”堪称经典之作。以东方园林的神韵,以“无院不成家”的民居理念,倚山傍水地展开了一幅优美的人居环境画卷。

做设计是值得敬畏的事

王小保(右一)在设计中。

采访王小保的时候,不时被拿着U盘走进来的设计人员所打断,他只好歉意地停止采访去电脑前指导,我们也乐于旁听“设计课”:

“小品要落到点上去,不要空谈小品。”

“这条路要改一下道,我们每一个细节要注意人性化的设计。所有的元素要非常干净和单纯。”

“这一块是防护型绿地,也可以设计为主题型绿地、装饰型绿地或过渡型绿地,以后要根据不同的项目去分类。”

“总体创意我感觉还不错。”

最后得到王院长的表扬,这个入行已五六年的小伙不由面露欣然之色,旁边一个女孩却悄悄告诉我们:“王院长有时候批评起人来也好凶呢。”

“我只在有的设计做得不到位的时候才骂人。这骂人是有书对的,禅宗里有一种境界,就叫‘当头棒喝’。”在王小保看来,给有的自以为有个性还不容别人修改的设计当头一棒,能让年轻的设计师清醒地认识自己,懂得规矩与尺度,认知一些设计方法。

“做设计是值得敬畏的事,我们不能把它理解成畅想曲和个人秀场,其实,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都要心怀敬畏。”

心怀敬畏,才不会只考虑张扬个性而不承担社会责任,才懂得去尊重和发扬什么。“这些东西在大学里没人教,靠自学也悟不到。”

“您去年被评为湖南十大创意设计人才,您这‘当头棒喝’会不会扼杀很多创意与灵感呢?”

“创意需要激情,需要逆向思维,但创意是灵感和守规矩恰如其分的结合。偌大一个巴黎,百分之八九十的设计都是守规矩的、代表那个时代的,它正是因为守规矩,整个城市才会产生整体之美。”

“创意不是灵光一闪的一个点子,它是一种思想。不要以为有个什么点子就叫创意了,那很肤浅。”

最喜欢的头衔还是“尚书房行走”

王小保曾约请一位重要的客人,却忘了带名片,好在自己开的茶楼里宣传名片有一撂,他就挑了一张,刷刷地写上大名电话。在这张顶着“尚书房文化茶楼”名头的名片上,头衔不好写,董事长嘛,太夸张,经理嘛,他请了一个,于是朋友们给了他一个名分——“尚书房行走”。

尚书房,蛮有文化意味的一个名字,就开在河西的湘江边上。茶楼每天的营业额只有那么多,他却乐此不疲,一点点空闲时间全扎在这里面了。

说起开这个茶楼,还得从王小保的收藏说起。但凡被传统文化浸润有一些时日的人,难免会玩一下收藏。王小保收藏的湘绣绣片,中央电视台来做过专题,在长沙市首届民间收藏精品评选中被评过“十大收藏精品”,一些精品框挂在尚书房的墙上,有点古意拙意却陶然可爱。

收藏绣片好说,收多了大不了腾一间房存放,可王小保还喜欢收藏明清两代的湖南本土家具,供台、匾额、桌椅,都是大家伙,一套一套收回来,于是,王小保和几个搞设计的朋友一合计,索性在河西租两层小楼,办一个设计师的私人会所,让同道中人有个喝茶、交流的地方。

一个做设计严谨惯了的人,开起茶楼来也从不放过细节。庭前屋后的园林小品,他来设计;买兰花,他去一盆一盆搬运;就连挑选茶叶,他也常亲自过问,6年多时间做下来,现在的他,只要品一口茶汤,就知道茶产自哪一年,俨然是“高级茶艺师”了。

但他自己最引以为自豪的,还是一年中总有十来场文化主题沙龙由他亲自策划,古琴的,建筑的,昆曲的,国学的,书法的,请专家、邀嘉宾,茶楼里那个叫“润德堂”的小厅场场爆满。简直每个毛孔都浸润着文化的味道。

他说,做这些事,是要当得起文化茶楼这个名号,所以说,“尚书房行走”这个名头,其实是他内心里最得意、最满足的称谓。

“也许这个地方才真正是我心灵的栖息地吧。”

■“保”人“宝”话

◆概念性规划能提高城市规划方案的预测能力,规划是发展之道,是契约意识,以利益“谋划”去代替“规划”,会让“规划”变成“鬼话”。

◆做好设计首先要心怀敬畏,要懂得去尊重与发扬什么,要有社会责任感与公益心。设计不是简单的畅想曲和个人秀场。

◆真正的发现之旅并非发现新的景观,而是要有新的眼光!

◆做园林设计的人首先要能栽好一棵树。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开发拥有的是激情,但缺乏的是理性。

■人物小档案

王小保,湖南祁东人,年5月出生,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毕业,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景观与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

湖南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

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湖南农业大学客座教授;

湖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兼硕士生导师;

国际室内建筑与设计师理事会(简称ICIAD)湖南分会理事。

连续两届在景观设计界顶级赛事——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获室外造园类金奖;其设计作品两次获得绿色亚洲人居环境奖;年被评为湖南十大创意设计人物。









































鍖椾含鍝噷涓撲笟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
鐧界櫆椋庢棭鏈?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duzx.com/ydtq/62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