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都市是一个以栽植温州蜜柑的大县,柑橘种植面积达31.65万亩,年年报产量62万吨。年是个“小年”,减产幅度在30%以上。据调查发现,一些种植户产量减少了,反而收入增加了。
姚家店镇黄莲头村四组农民高登国,有14亩早中熟温州蜜柑,年产量达到80吨,产值4.8万元,除去采摘工资1.6万元,纯收入3.2万元;年减产,只有32吨,产值4.67万元,除去0.5万元采摘工资,纯收入4.1万元,比年增收0.9万元。
市果茶示范场承包人陈元超,22亩柑橘,年产量10吨,产值7万元,付采摘工钱3.2万元,除去化肥农药2万元,纯收入1.75万元;年产量3.2吨,产值4.8万元,除去采摘工资1.2万,化肥农药1万元,纯收入2.6万元,比年增加0.85万元。
柑橘产主区高坝洲镇陈家岗村有个农户,共栽植亩柑橘,年全村总产量1.8万吨,产地价0.86元/千克,产值万元;年减产,总产1.3万吨,产地价1.7元/千克,产值万元,产量减吨,产值增加万元。年全村有10%的农户橘柑收入在10万元以上,5万元以上占30%。
“产量减少了,收入反而增加了。”这给柑橘生产带来了一些启示。从宜都市柑橘生产实践来看,印证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教授最近在全国柑橘学术年会上所作主旨报告的观点:“水果业应适度短缺,农民收入才会增加。”
必须把生产重点从追求产量转到讲究效益上来柑橘是全球第一大水果,产量在1.2亿吨左右。中国种植面积达万亩,年产量万吨左右。从目前来看,柑橘产能相对过剩。我国从年代末到年代,柑橘发展进入发展高峰。而随着各种水果快速发展,人们消费水果呈现多元化趋势。伴随老龄化,人们消费水果观念也发生了大的转变。人们更讲究果品的质量,过去那种片面追求产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宜都部分农户的实践证明,适度减少产量,效益反而增加。适度产量减少,还会减少生产成本。目前温州蜜柑生产成本最大的是人工采摘工资,宜都约为0.26~0.30元/千克,肥料、农药、劳动力等都在上涨,但由于产能过大,果品价不涨反在下跌。因此必须把重心放在提高效益上来。
柑橘生产应走精品之路宜都市从年开始兴建柑橘精品园,目前精品园面积已经达到1万亩。从生产情况来看,精品柑橘非常畅销,均价在8元/千克以上,普通柑橘只有1.0~1.6元/千克。人们已从过去吃“堆货”转到吃精品上来。应重点在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控水增糖、疏株间密上下功夫,并逐步控制产量快速上升,真正把果品质量搞上来。
真正把生产优势区域的优势发挥出来前些年,由于柑橘种植效益好,柑橘发展铺天盖地,就是在适宜区,还有一些不适宜的地方如江边潮土地、水田或冬季风大温度低的地方也盲目发展,导致面积大增,产品品质上不去。我们应淘汰那些不适宜种植柑橘的地方,适度控制面积增加。
在柑橘品种选择上不能盲目跟风,发挥良种固有品质由于柑橘产能过大,带来柑橘效益降低,一些年份还出现“卖柑难”。宜都主栽品种是温州蜜柑,不少人误认为是种植的品种出现了问题。一些地方盲目跟风,“柑改橙”、“柑改椪”、“柑改柚”教训深刻。
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伊华林最近在全国柑橘学术年会上发表演讲,认为中国最近柑橘在品种选择上了出现了“跟风”、“炒作”现象。柑橘品种地区差异性大,每一个地区情况不同,在品种选择持上必须坚持“适地”原则。“良种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不见得就是良种。”宜都是温州蜜柑的种植最佳区,应在提高现有果品质量多做文章。
来源:浙江柑橘(文/冉德森等)
治疗白癜风好的医生白癜风是怎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