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影响工程质量稳定的因素较多,加大了协调管理的难度。那么施工企业有哪些具体的责任和义务呢?
一、对施工质量负责
施工企业应建立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建立质量责任制,主要包括指定质量目标计划,建立考核标准,并层层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在出现质量问题时可以追究责任,更重要的是做到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全面质量控制。
二、对总分包单位的质量负责
分包单位应当接受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工程质量由总承包单位负责。
三、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施工
工程设计图纸是施工单位的基本依据,也是明确划分设计、施工单位责任的前提。工程项目的设计往往会涉及多个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所以设计文件出现差错在所难免,施工单位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或建立提出意见。
四、对建筑材料、设备等进行检测
施工企业应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的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进行检验,不得使用不合格产品。为避免给建设工程造成难以逆转的质量隐患,必须严格执行法定的监测制度,同时应该对检验合格的设备等进行记录和签字确认。
五、施工质量检验和返修
工程质量检验,是指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质量检验,包括预检、自检、交接检、专职检、分部工程中间检验以及隐蔽工程检验等。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建设工程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应当及时返修。
六、建立健全的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制度
员工教育培训通常包括各类质量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等,特别是针对质量工作相关的专业人员。
七、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违反资质管理规定、违法转包或分包、造成质量问题、偷工减料发生事故等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