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医疗在3月中旬见底,是最早启动的细分板块,负责为整个医药行业打开估值溢价的空间。
现在再度处于不便宜的状态。
远离医保控费、适用人群广泛、需求植根于人性,堪称医药皇冠上的明珠,但消费医疗是一个庞杂的概念,覆盖服务、器械、药品,也存在局部内卷和新陈代谢。
今天以卷发(内卷的植发行业)为例探讨消费医疗的完美因素。
植发过程
01
进入障碍
据灼识咨询报告,国内植发服务市场规模将从年亿元增至年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2.1%。微针植发通过精细分离毛囊并置入0.6至1.0毫米种植笔中,再将毛囊精准植入皮下。
雍禾医疗植发机构的平均初始收支平衡期约为3个月,平均现金投资回收期约为14个月,优于民营医疗机构的平均水平。医院开建后最快17个月开始营运(行业平均36~48个月),3~9个月达到月度收支平衡点(行业平均3年),经营效率显著优于同行。
但两者壁垒完全不同,
医院有重资产特征。医院中超25%为医院,且从事手术和放疗的医生一般需10年左右培养时间,所以扩张速度很慢。这也构成进入障碍,易守难攻。
快速达到收支平衡,海吉亚医疗凭借的是管理服务水平及可复制性,植发机构依靠的是开店成本低及客单价高。
雍禾医疗在53个城市拥有54家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平均22.6名/店,其中医生平均4.8名/店。大麦植发在31个城市拥有33家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平均26.4名/店,其中医生平均5.5名/店,医院医护人员平均名/院。
年植发患者人数,雍禾医疗人,平均消费元,毛利率72.7%;大麦植发人,平均消费元,毛利率74.2%。
壁垒低而赚钱多,后果很严重。
植发技术要求不高,流程固定,对医生依赖程度低,入局者多。国内有超过家毛发诊疗服务供货商,大型连锁植发机构,占植发市场份额23.9%,地方性非连锁植发机构占比45.6%,医美机构植发科室占比15.7%,医院植发科占比14.8%。
地方性非连锁机构为最大势力,小日子过得安稳,是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最大阻力。而医美机构也是植发连锁的潜在对手,其获客轻车熟路,设备配置也有优势,可轻松超越雍禾医疗、大麦植发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行业缺乏进入障碍,但患者却面临进入障碍,客单价过高,年植发服务渗透率仅为0.25%。
在消费医疗其他领域,眼科连锁为重资产,而且可盈利复制有难度;牙科连锁的门槛也在可盈利复制,对管理和服务水平要求高,高度依赖医生,如何搞定医生是一门学问;医美终端产品拥有技术壁垒,III类医疗器械证书获批需要5年左右;角膜塑形镜也需要III类证,至今只有两家国产自研产品获批,而ICL(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技术壁垒更高。
年植发市场竞争格局数据源:专家访谈、弗若斯特沙利文
02
获客成本
一个行业门槛低,意味着某些代价高。
雍和医疗年销售费用10.7亿元,占营收比重49.5%,总治疗人数人(植发患者人+养固服务患者人),平均每人获客成本为元。
大麦植发年销售费用5.2亿元,占营收比重51%,总治疗人数人(植发患者人+养固服务患者人),平均每人获客成本元。
重度营销引流是内卷的衍生物,雍和医疗前5大供应商与原材料、设备无关,全部是推广服务商,年上半年向第一大供应商某线上社区(抖音?)支付万元,向第二大供应商某搜索引擎(百度?)支付万元。大麦植发对头部推广服务商更为依赖,年前4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比重高达38.4%,其中向第一大供应商某搜索引擎(百度?)支付1亿元。
植发毛利率呈逐年下滑趋势,雍和医疗~年分别为76.7%、74.0%、75.1%、72.7%,大麦植发~年分别为81.5%、79.1%、74.2%。
行业竞争格局在恶化。
雍和医疗、大麦植发年净利润均下滑,净利率分别为5.5%、6.5%。
再来看其他消费医疗企业的销售费用率,爱尔眼科长期维持在10%左右,通策医疗最为变态,长期低于1%,几乎没有营销推广。
这有特殊原因。年,医院是浙江医院,以1.亿医院。医院平海路总院建筑面积有多平方米,距离西湖不足米。当时,靠近西湖边的房产价格已贵得惊人,每平方米2万至5万元,即使按每平方米2.5万元计算,仅房产一项就值多万元。
吕建明捡到宝了。
杭口改制后,很多杭州本地人并不清楚这已不是一家医院。这个孤例无法重现。
医美注射填充市场前置壁垒高,爱美客销售费用率长期维持在10%左右,而华熙生物重心转向功能性护肤品,占营收比重高达67%,高度依赖营销,今年Q1销售费用率45.1%。
同样有前置壁垒的爱博医疗、欧普康视今年Q1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3.6%、18.1%。时代天使销售费用率维持在18%左右。在获客成本高的医美连锁机构中,华韩股份是一股清流,年销售费用率17.7%。
03
复购率
复购率是基业长青的神器,多少消费医疗企业对此梦寐以求。
植发没有复购率,固发及养发却有。
植发维持的效果有不确定性,有些人在植发后2~3年又开始掉发,而有些人却可以永久保持。花两三万植发并非一劳永逸,需要长期护理,费用很高,深圳某植发机构推出三种养护套餐,分别为元、10元、15元,却不敢承诺任何效果。
固发服务,包括药物治疗、低能量激光治疗、LED光波治疗以及导入活性营养物质的物理治疗。养发服务,包括头皮健康管理及术后毛发滋养服务。
雍和医疗年养固服务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1%,患者人均消费元,复购率29.0%,植发患者在术后继续选择医疗养固服务的转化率为44.6%。养固服务收入占比从年13.0%飙升到年26.8%。将医疗养固业务史云逊医学毛发中心从过往店中店模式升级为独立的医学毛发机构,预计今年将建成12至15家。
大麦植发年养固服务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3%,患者人均消费元,复购率50.5%。~年,养固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4.3%、6.9%、21.0%。
隐形正畸复购率极低,成长依靠渗透率的提升。
角膜塑形镜需要长期佩戴才能控制近视度数升高,每1.5年需要更换镜片,复购率非常高,而且极少更换品牌,年渗透率仅1.26%,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眼科连锁视光中心配镜复购率也同样很高,成年人需3~5年更换眼镜。
牙科客户黏度高,瑞尔集团、牙博士复购率分别为47.6%、47.5%。
医美注射填充类产品有成瘾性,一旦上车,终身复购。
超完美消费医疗是一个理想模型,具备的正面因素越多,估值越高。而估值不是简单对比PE、PEG,从基本面角度细拆,可以理解为什么有的企业在逆风中也不会低到尘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