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大师驾到做客嘉宾——奚卫华老师
嘉宾·介绍
专业、认真、专注是奚老师的代名词,她实务经验丰富,大胆突破章节授课的局限,将教材重点章节串联,对知识点剖析透彻,条理清晰,让学员学会拓展记忆、举一反三,系统把握知识体系;
奚老师讲课“霸气十足”,用略微沙哑并带有磁性的嗓音带我们去领悟税法的迷人魅力。
采访·看点
关于亲情: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奚卫华老师:
这张照片是我刚刚进入校园的时候。
我的老家是在农村,通过高考考到了城里,面对着一群同样优秀的人,作为农村人,其实当时是有一种自卑心理的。
像现在的很多孩子,都体会不到家里的钱来之不易,但我当时上大学的时候就很清晰认识到,我花的每一分钱,我的父母要赚多长时间。
我生活在一个渔村,父亲在建筑工地工作,我母亲就是农民,整体来讲,家庭状况是一般的。
不过,我家里特别重视读书,因为我父亲是在军队转业,他在军队里做得特别好,但是由于没有文化,所以没能留在军队里边。这是一个遗憾,也让我父亲觉得读书多,才会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我父亲常说的最直白的一句话:‘我宁可要饭,也要供你读书’。
正是因为父亲的坚持,让奚老师有了走入大学的机会,而奚老师也不负父亲的期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走出了小渔村,走向了更广阔的的世界。
她也常常以此教育女儿:
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环境,你不要有这种落差感,你只需要看清自己目前的状况,你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你的这种状态。你慢慢一点点努力,提高自己的状况,就会越来越好。
关于友谊:
响必应之于同声,道固从之于同类
奚卫华老师:
这是我和我的大学同学,她毕业的时候去了企业做财务,我进了学校教税收。她做财务考了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现在在税务师事务所里做具体业务。正好,我也搞税收,现在我们两个有很多的合作。比如一起给企业做咨询,或者给企业做土增清算等。
从年到年,我们相识已经32年了,从那个年代走过的感情是非常真挚的,现在,她一个眼神我就知道她想说什么,我一个手势她就知道我想表达什么。
我们两个一直是一种相互学习的状态,我从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做这种教学工作,对政策的研究会更多一些;而我的同学从在企业做一线会计工作,到在税务师事务所,她做的更多是实践性的工作。
因此我们两个的交流会是这样子的:她给我补我实践的短板,我给她去补政策方面的短板。
比如我们在给一个企业做业务的时候,可能她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