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正雄介绍,宜都市在水利产权改革上探索出了“五定”的模式,既以水带田定四界,村务公开定农户,合同管理定权责,民主议事定投入,互助合作定发展五种模式发展,得到了农民群众普遍的认同现今经营权落实到了千家万户,改变了过去“使用个个有份,管护人人无责”的状况,可以极大地缓解水利设施安全管理责任集中的压力
楚网消息(记者朱习芳)2012月1月5日,湖北宜都市委副书记蒋正雄做客省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向全省网友介绍宜都市在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的整治和建设方面的成就
“目前全市1万多口存量堰塘,通过整治,平均新增2000方蓄水,相当于新增200座10万方的小型水库,每口堰塘有效灌溉40亩农田,一下子使农田灌溉湖北宜都外国语学校率达到100%,实现全覆盖”蒋正雄称,宜都市政府还对每口堰塘整治补助1500元-2500元在政策激励下,受益农户对每口堰塘的平均投入达到了4000元左右,产生了1:3的投入“拉动效应”
“田到户,土生金;林定户,树定根”蒋正雄介绍,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农村的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效益日渐下降,宜都市虽然有1万多处的水利设施,有1万多口堰塘,但是农田的灌溉率不到40%,农民群众的意见比较大,为推动全市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宜都市制定出台了《宜都市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宜都市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等5个规范性文件”
中国白癜风医院排名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