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生态治理“宜昌试验”启动大会在城区举行,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主持会议。
会上印发《中共宜昌市委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生态治理“宜昌试验”的意见》。
《意见》指出,为积极抢抓“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国家战略重大机遇,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精神,宜昌市决定先行开展生态治理“宜昌试验”,为三峡区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探索新模式、新路径。
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生态综合守护工程,按照国家公园标准,强化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严格守护好现有生态资源;二是生态产业发展工程,探索生态产业孵化和生态、人文、民生服务等生态产业发展,推动环境资源向产品和服务转化;三是生态公民建设工程,探索推进生态公民建设,大力培育生态守护者、生态消费者、生态产业公民、企业生态公民、政府生态公民等多种形态的生态公民,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生态社会共同治理机制,提升政府生态治理能力,为生态治理提供良好的公民基础、人才基础、社会基础。生态治理“宜昌试验”按照“重点突破、两翼发展、点线带面”布局推进,以长江北岸的秭归县为起点,沿香溪河上溯至兴山县,北接神农架林区,规划建设香溪生态人文走廊。
同时,以长江南岸宜都市高坝洲镇为起点,沿清江上溯至点军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规划建设清江生态人文走廊。
《意见》指出,按照“6+N”的布局,在远安县全域和宜都市高坝洲镇、秭归县屈原镇、兴山县南阳镇、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点军区土城乡等地方,有选择、有区分、有重点地从深层次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大胆探索。同时鼓励各地积极探索,自行开展试点。在此基础上编制生态治理“宜昌试验”远景规划,以规划为指导在全市全面有序推开。
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前世今生”
“前世”
“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听上去有些陌生。
是的,这是他的学名。 你肯定有些陌生。 他大有来头? 是的,说到他的小名,你会多几份亲切感。 他的小名叫,三峡城市群,三峡城市群……小编相信,不需要说第三遍,你已经记起来了。 嗯。三峡城市群,也就是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已经是湖北的省级战略。 去年初的湖北“两会”上,在宜昌代表团的建议下,增写进了年省政府工作报告。 “支持宜昌在三峡城市群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湖北的态度。 年1月和9月,湖北省社科院和三峡大学、中国社科院和湖北省政府先后在宜昌联合举办两届“中国三峡城市合作与发展论坛”。▲年9月,三峡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宜昌召开。海内外50多位专家学者,“慧”战宜昌。他们围绕三峡区域合作发展进行深入研讨,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
建议“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三峡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他们在“慧”战中形成的重要共识。
▲(湖北日报资料图片)
这一共识,引进了高层的 报告分析认为,在中三角、成渝之间长达多公里的沿江带上,缺乏次一级的城市群。这是沿江经济发展的“谷地”,亟须开发。
此文还明确提出,将三峡城市群定位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生态涵养发展区、区域协作示范区。
这篇调研报告由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综合二司和湖北省政府研究室联合调研组共同调研撰写。
而这本报告集的主编者,正是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黄守宏。
敢为人先,快人一步,已成宜昌发展“风骨”。
“今生”今生的“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有哪些信息值得
区域范围:
主要包括鄂渝湘的三峡库区、武陵山区的地市,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人口多万人,年各地生产总值合计约为1.5万亿元。具体说来,指湖北的宜昌、荆州、荆门、恩施、神农架,重庆的万州、云阳、奉节、巫山、巫溪,湖南的张家界等地。
▲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城市分布(湖北日报资料图片)
该区域地处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之间,既是三峡工程影响区、集中连片贫困区,又是生态脆弱敏感区,必须坚持一体化规划,统筹推进区域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功能定位:
综合分析区域范围内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有关方面建议“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功能定位为:
▲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功能定位(资料图片)
——交通物流枢纽区。充分发挥三峡区域地理优势,加快“水、公、铁、空、管”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着力打造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经济高效的交通物流枢纽区。
——创新创业先行区。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沿江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着力打造创业创新先行示范区。
——开放开发试验区。用好水陆双向开放区位资源,全面提升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打造互利互惠、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内陆开放开发试验区。
——特色旅游名胜区。努力挖掘三峡区域特色优势,推进区域生态文化旅游协作联动,联手打造中国内陆腹地的休闲度假胜地。
——绿色发展引领区。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整合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构建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生态流量充足、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
——协调发展示范区。依托三峡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吸引、集聚、融通区域生产要素,在经济生态社会良性互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先富带动后富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使三峡区域成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示范区。
从功能定位上看,“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将全方面影响三峡区域多万人。
换言之,这一国家战略,关系着多万三峡人来日的“获得感”。
“未来”宜昌通则三峡通,三峡通则长江通。
▲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资料图片)
宜昌,必须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这一特殊使命。
宜昌将借国家战略大势发力,顺长江发展大势而为,全方位推进与兄弟城市的交流合作,造就形成三峡区域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大势。
“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建设,已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
来势,喜人。
——鄂、湘、渝三省九市媒体组建了媒体联盟,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凝聚社会共识,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宜昌、荆州、荆门、恩施以及重庆万州和湖南常德、岳阳等地高层开展了互访,逐步形成了共识,并在推进跨区域项目合作、编制跨区域发展规划等方面取得合作成效。
有分析认为,此战略将在政治、经济、生态、社会等方面产生巨大综合效益,有助于区域内各地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绿色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等方面加强协同配合,探索跨区域生态保护、生态联防、生态补偿和生态富民的新路。
小编了解到,在社会效益上,通过建立一体化的共建共享机制,有利于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民生改善项目、重大社会发展项目建设统筹谋划推进,加快区域内基础设施条件、综合发展环境的整体改善升级;有利于推动区域内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共同发展,促进区内社会治理一体化,进一步发挥城市群的同城效应,加快把三峡区域建成长江流域协调发展试验区。
特别是在生态效益上,有利于建立区域内生态建设和保护联动合作机制,加大三峡库区、长江水资源以及神农架林区、武陵山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共同加强三峡库区、流域以及库区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推进三峡生态文明一体化发展,把三峡区域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共抓大保护”的历史责任,必将随着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区域落地生根。
来源:宜昌广电新闻、宜昌新闻、三峡日报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专业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