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
首页
建筑业介绍
建筑业发展
建筑业历史
建筑业前景
建筑业分类
建筑业资源

近20家银行涉停贷楼盘,房地产业的金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孙庭阳︱北京报道

从年7月银保监会提出支持地方更加有力推动“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到各银行与优质房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房地产开发贷款,再加上监管层严格问责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监管层用一系列措施有力有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肖翊

推动“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化解金融风险

年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做好保交楼,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在高规格会议上已多次被提及。

年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年7月初,我国部分房地产企业风险暴露,一些楼盘停工缓建,部分省份出现了住房开发项目延期交付。不能按期拿到房子的业主,拒还贷款,在网上被称为“停贷事件”。

7月14日,17家银行公告“停贷事件”涉及楼盘按揭贷款排查情况。兴业银行称,公司涉及“停贷事件”楼盘按揭贷款余额16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0.75亿元),已出现停止还款的按揭金额3.84亿元,主要集中在河南。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存在“保交楼”风险的楼盘涉及逾期按揭贷款余额分别是6.6亿元和6.37亿元,交通银行近1亿元,邮储银行1.27亿元,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没有披露具体金额。贷款规模远不如六大行的浙商银行,“强制停贷”楼盘涉及按揭贷款余额约万元,可能存在“保交楼”风险楼盘涉及按揭贷款余额2.6亿元。

这17家银行存在“保交楼”风险楼盘贷款余额约37亿元,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银行股的信心。银行股一周内在证券市场蒸发的市值,是这一数值的倍。

7月11日至15日,沪深两市大盘持续下跌,5天内总市值蒸发1.93万亿元,下降2.1%。这期间,银行股价格平均下跌7%,远远跑输大盘,总市值蒸发亿元,相当于沪深两市蒸发市值的36%。可以说,银行股下跌,是大盘指数下跌的重要因素。

7月21日,在回顾上半年金融风险防控形势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说,银保监会对一些地方楼盘延期交房高度重视,将积极加强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同配合,支持地方更加有力推动“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9月5日,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带领人民银行等部门组成国务院督导和服务组,赴辽宁开展督导服务。9月22日,在督导服务组督促指导下,开发银行向辽宁省沈阳市支付首笔直达项目的“保交楼”专项借款。同时,银保监会先后参加赴河南、陕西、四川、河北等地的督导和服务工作。

11月21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稳定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建筑企业贷款投放,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展期。完善保交楼专项借款新增配套融资的法律保障、监管政策支持等,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将向商业银行提供亿元免息再贷款,以鼓励商业银行支持“保交楼”工作。

同日,河南银保监局发布消息称,积极参与地方保交楼工作机制,分阶段组织全省有银行贷款的问题楼盘和保交楼项目建立“一楼一策一专班一银行”机制,逐项目确定牵头银行。同时,各银行机构用存量债务展期,并购贷款、新增开发贷款、新增按揭贷款等方式,加大对保交楼项目配套融资支持力度。10月末,全省银行机构对开发贷实施延期展期.1亿元,对问题楼盘和保交楼项目提供配套融资已批复亿元、已投放.5亿元。

11月23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公布了《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保持房地产融资、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等六个方面16项具体措施。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治理完善、聚焦主业、资质良好的房地产企业稳健发展。

11月24日,国有六大行先后披露,与房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房地产开发贷款等服务。

从金额来看,六大行签署的协议总金额将超1.65万亿元。从房企选择看,六大行共与18家房企开展信贷业务合作,包括央企国企8家、民营房企7家、混合制房企3家。

随后,兴业银行与10家房地产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计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达亿元。中信银行与10家房地产企业签订“总对总”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房地产开发贷款等业务领域,为房地产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肖翊

严格问责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

监管层推动“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化解金融风险,对“暗流”流入房地产的信贷资金也严格查处。

近些年,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监管层陆续出台优惠政策。但是,一些企业和个人违规将经营用途贷款投向房地产领域,挤占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信贷资源。

一位金融行业研究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经营用途贷款流向房地产问题上,部分银行向监管层呈报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据是充水的,可能会误导监管层的决策。

年6月,审计署向全国人大报告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时说,普惠金融政策执行中存在变形走样,包括大型银行投放不精准,4家大型银行通过人为调节贷款企业类型等虚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87.18亿元;有24.96亿元实际流向房地产或大型集团。

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一直是金融监管部门查处的重点。

年3月,银保监会、住建部和央行联合发文,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要将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等相关问题作为各类检查的重要内容,依法严格问责,加强联合惩戒,将企业和个人违规挪用经营用途贷款的相关行政处罚信息及时纳入征信系统。”三部门强调,将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duzx.com/ydjj/12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