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设计行业定义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及用途。
建筑设计企业主要从其上游产业采购日常所需的计算机软硬件、打印机等办公用品,以及效果图制作、打图晒图、模型制作等劳务服务,上述用品和劳务不直接影响工程设计产品实现。
建筑设计行业上下游产业链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建筑设计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建筑业已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门类、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行业资质管理、行业业务标准、行业技术认定、行业质量管理等。其中,公司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相关业务的设计与咨询必须遵守的重要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如下:
建筑设计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政府部门根据上述法律法规对勘察设计和城市规划等相关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并从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两个方面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1、企业资质管理
1)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
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从事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活动的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设备和勘察设计业绩等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活动。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和《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工程设计资质分为四个序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工程设计行业资质、工程设计专业资质和工程设计专项资质。各项资质的具体分类标准及说明如下:
工程设计资质的具体分类标准及说明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城市规划企业资质管理
根据《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城乡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从事城乡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当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管理工作。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对各资质等级企业所需具备的条件和可从事的业务范围做了详细规定。
2、从业人员执业制度
根据《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制度总体框架及实施规划》,国家对勘察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实行执业注册制度。与公司业务相关的注册资格主要有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上述专业从业人员必须通过国家组织的考试、取得执业资格并在各地工程设计主管部门注册,按执业范围开展工作,并接受定期培训,以保持其执业技术水平和能力。
1)主管部门和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建筑设计行业从业人员资质的主管部门为住建部及地方各级住建管理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包括《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制度总体框架及实施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规定》等。
2)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分类分级及执业范围情况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实行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执业注册资格主要包括注册建筑师和注册工程师。注册建筑师包括一级建筑师、二级建筑师;注册工程师专业包括土木、结构、公用设备、电气、机械、化工、电子工程、航天航空、农业、冶金、矿业/矿物、核工业、石油/天然气、造船、军工、海洋、环保等,除了注册结构工程师分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外,其他不分等级。
与建筑设计业务相关的注册资格主要有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等。上述专业技术人员的分类分级及业务承接范围情况如下:
专业技术人员的分类分级及业务承接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建筑设计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具有数量庞大、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的特点。根据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数据,截至年末,全国共有各类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企业24,家,其中建筑设计类企业5,家。目前,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基本形成了以少数大型设计企业(包括国有、民营和外资)为主导,大量中小型设计企业为辅的市场竞争格局。近年来,建筑设计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张,但设计企业的数量却有所下降,由年的5,家减少至年的5,家。但随着乙级、丙级设计企业不断向甲级设计企业转变,建筑设计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截至年末,行业内不同类别竞争主体的基本情况如下:
建筑设计行业内不同类别竞争主体的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建筑设计企业是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主要竞争主体,根据股东背景划分,建筑设计企业主要包括国有设计企业、民营设计企业和外资设计企业。各类建筑设计企业的业务定位、业务范围及经营区域等情况具体如下:
各类建筑设计企业的业务定位、业务范围及经营区域情况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建筑设计行业的代表企业及其代表项目情况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建筑设计行业的主要壁垒
1、行业资质壁垒
我国一直对建筑设计行业实行严格的资质管理,颁布了一系列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法律法规,对从事建筑设计业务的企业资质做出了相应的规定。申请从业资质的企业需在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以往设计业绩等方面满足相应的要求,方可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工程设计活动。取得资质证书成为新企业进入建筑设计行业的首要门槛。
2、技术人才壁垒
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企业建筑设计能力的直观体现和重要保证,也是成功参与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与建筑设计业务相关的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专业人才,须通过国家组织的严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并在主管部门注册,方能按执业范围开展工作,导致业内企业对专业人才的争夺较为激烈。此外,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建筑智能化等领域,也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支撑。因此,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拥有程度也是限制其他企业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之一。
3、企业品牌壁垒
建筑设计产品的质量将影响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客户在选择设计企业时极为谨慎。企业的品牌、从业资质、历史业绩、综合技术能力等,都是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