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任职,在每种类型的单位都有自己的感触,现将自己的感受分享给大家,希望读者们在人生路上少走些弯路。
民营企业的特点是外观看上去高大上、包装的很气派,显得财大气粗,实则大多是家族式企业,当挖你过去的时候,给你允诺的很好,超高的待遇、绝对的放权,让你感觉简直是遇到了知音,这是因为企业看中了你的某些特点,或者你的名校光环、或者你的资质证书、或者你的某个方面经验,当你背着行囊到这个公司任职以后,你会发现企业管理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个人顶几个人用,给你套个经理的帽子,实际你手上就那么一两个人,就这一两人也可能是老板的什么偏远亲戚,或者是跟了老板多年的小弟司机一类的,给你安排的任务通常是一些艰苦、难搞的任务,怎么弄,不干吧,你来了,好不容易找到的下家,不能来了就走吧,干吧,你发现有些工作真的协调不了,很多都是老板的亲戚,你管的严了,没有鸟你,碰到一些阴人,还把你的“事迹”向老板那告歪状,让你里外不是人,管的松了,推动不了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老板发现能力不行啊,给你这么高的薪水,项目推动不了,嘴里不说,慢慢的对你就没那么信任了,当你和老板之间有了距离感后,就是你要离开的时候了,所以在民营企业干,短则几个月,长则两三年,你就要考虑换地方了,除非,你和老板非常的对脾气,而你特别的能忍,也许,也许你干的的长久,这种人也有,但不多。我见过很多企业从来不给员工买保险,或者买了也是最低标准,你的工资就是工资,仅此而已,能按时发放已经是非常好的公司了。我这里无意抨击民营企业的短处,毕竟他们是搞活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但它们先天的不足是同样存在的,毕竟民营企业老板们需求是利益最大化,奉行的是“用则留之,不用则弃之”的原则。
国有企业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垄断国企稳定、福利好、薪酬要高于公务员,市场化的国企稳定性略差,遇到效益差的国企,工资可能就发不下来,但国企都有一个好处是各种保险会给你交上,工资即使拖欠,效益好转也会给你补发,毕竟人家也是公家单位,快饿死了脸面还是要撑起来的,在国企工作,闲的闲死,累的累死,有背景的干的活轻,工资一点不少拿,无背景的就要靠你的能力的了,急难险重的任务都是你的,论晋升提拔时,跟工作好坏有关系么,不能说没有关系,只能说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因此,有很多没背景国企员工,干着干着就麻木了,想走,没有特殊技能,不走,看不到希望,就这样慢慢的耗着,直到年龄大了,领着不多的退休金退休。当然,国企也不是绝对的稳定,现在很多建筑类国企,人员流动性是很大的,部分国企还有优化机制,即便你不犯错,业绩考核不达标也是要走人的。
体制内,泛指机关事业单位还有一些群团组织,可以说非常非常的稳定,只要你不是犯重大错误,正常是可以在一个单位干到退休的,待遇方面处于所在城市的中等水平,各项福利齐全,社会地位较高,这也是体制内最吸引人的地方,体制内的岗位也是千差外别,有的岗位有危险性,比如消防人员,有的岗位钱少事多,比如乡镇公务员,有的岗位清闲无事,工资不低,比如地震台,体制内论资排辈严重,等级观念很强,提拔晋升同样充满玄学,不是你干的好就提拔你,受到你的平台、人脉、机遇、能力等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的人一辈子混个副科是终极目标,有的人如有神助,连连提升,年纪轻轻就到了处级岗位,但体制内不是说当领导一定就是最舒服的那个群体,当领导需要相当的能力,同时也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也是相当累的,有时开会从早开到晚,上级安排的事,你要有能力推动下去,否则,轻则约谈、重则问责,不是说给你把椅子,让你天天舒舒服服的坐着,啥事也不干,体制内最舒服的是无欲无求,家庭先天条件好的哪些人,人家家里不缺钱,在体制内就是为了个家族名声,这些人领导不会拿他怎么样,真要抓典型也不会拿他们开刀,体制内真正苦逼的是那些草根出身,又想通过努力得到提拔的那部分人,当然,他们也是体制内干活的主力,这些人干的活最多,也最容易出错,为了能改变现状,拼命的表现,拼命的工作,幻想有一天,通过辛勤的努力换得领导的垂青,获得提拔晋升,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提拔晋升又是另一个赛道,很多人干着干着就躺平了,因为看不到希望,但体制内最大的好处是,即使你躺平,领导也不能轻易开除你,因为你有一个神奇的编制在保护着你,但体制内又有多少人能忍受躺平的孤独呢,看到年轻人爬到你头上指挥你,使唤你,你心里的滋味是什么样的呢,所以说体制内也是围城,很多想进来,有很多人想出去,但最终绝大数人选择和现实和解,在体制内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