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落实教育部《—年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积极投身宜都市“三市三区”建设;特制订宜都市实验小学十里铺分校“小康农村新主人”德育工程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的
立足我校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位置,结合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际情况,与宜都“三市三区”建设相结合,为当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爱家乡、懂礼貌、讲卫生、会护绿”、具有初步现代经济发展意识的的小康农村新主人而奋斗。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全面提高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当地卫生环境、民风村俗再上新台阶。
三、活动口号
爱家乡、懂礼貌、讲卫生、会护绿、学本领,争做小康农村新主人!
四、活动内容
(一)家乡文明小主人
在校内,结合常规教育,组织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活动。举行“与不文明行为告别”宣誓仪式、寻找“校园不文明行为”实践活动等;开展“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主题班会;设立校园文明礼仪监督岗,开展“课前准备我能行”、“就餐礼仪学问多”、“课间活动我最棒”等文明行为细节操练;
在校外,开展“啄木鸟行动”、“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
走进孤寡老人、贫困户家中,开展“敬老扶困”活动;走进当地村委会、工厂、个体商家等,向他们发放实验小学“创建文明城市、共享美好家园”倡议书,大力宣传家乡文明风尚,共建文明家园。
(二)家乡卫生小主人
组织学生到社区街道、到孤寡老人家中,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美好家园。
1、定期开展“美化一条街、清洁一座城”活动,组织学生清理校门口街道两边花坛里的垃圾杂物;
2、定期开展“我的地盘我做主”校园卫生保洁活动、教室环境评比活动。
(三)家乡绿色小主人
1、各班教室窗台上设置“班级绿化台”,学生对自己的一钵花卉进行养护、观察,比比“谁的花儿最漂亮”,并撰写观察日记。
2、组织学生对校园内的花坛及“小主人农场”的花卉树木进行认养,挂牌设岗,精心养护,开展拣垃圾、枯叶、养护绿化活动。每天安排“护绿小卫士”在各班认养区域周围清理杂物,看护绿色区域。
3、开展“世界环境日”宣传教育周活动,向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开展“环保手抄报”评比展出活动。
(四)家乡经济发展小主人
1、以学校“小主人农场”为基地,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到基地认识各种农作物及花卉树木,了解它们的特征、生长环境及市场价值。定期组织他们到农场进行除草剪枝、清理杂物,亲身体会农民伯伯的智慧与辛劳。
2、走进当地的苗圃基地,走进自家的农田菜园,认识适合宜都栽种的各种花卉树木及蔬菜,了解它们的习性及市场价值,从小培养具有现代农业意识的小康农村新主人。
3、组织中高年级学生走进厂房,参观学习,了解当地工厂的主要产品及用途、销售情况、工业产值、工人的就业情况,从小培养学生爱家乡、立志为家乡的发展努力学习,长大后建设好家乡的意识和品质。
五、活动要求
1、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全体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系列活动,确保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2、认真落实,注重实效。
各年级要认真对待各项活动任务分配,并做好各项活动的总结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3、家校村联动,形成大合力。
首先要开办好家长学校,向全体家长宣讲“小康农村新主人”德育工程实施方案及活动要求,班主任就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爱绿护绿教育、经济发展启蒙教育与家长做沟通、交流和建议。其次是进行家庭走访,班主任要有选择的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再次,与村委会联动,学生、老师、村干部定期对每家每户的环境卫生进行星级评定,形成社会大合力。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展板、主题班会、倡议书、举行启动仪式等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广泛宣传,全面动员,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开展“小康农村新主人”德育工程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投身到系列活动中。
六、组织机构
1、名誉顾问
中共宜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罗华玉
宜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欧阳澍
中共宜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光立
宜都市文明办主任阳发林
共青团宜都市委书记李先宁
顾问:周朴华、朱劲松、杨宁、王家良、孙大勇、李如松、姜启刚、张忠全、张健
专家指导团:姚光福杨争林胡少军
社会指导员:向柱蓉、刘亚雄、聂玉华、赵大军、周琴珍、杨勇、徐中平、肖振芳
2、学校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昌洪
副组长:章建红、许科、王红莲、邹建宜
3、活动执行小组
组长:许科
副组长:邹建宜、胡晓钰
成员:郑晓芸、江凤莲、曹玉春、周心桂、杨晓荣、方玉、刘凤莲
年5月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好白癜风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