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上方“来凤跑跑帮”收看更多精彩
祝贺美丽家乡恩施自治州成立33周年!
我是恩施人、我骄傲
全国各地的朋友们
恩施欢迎您
恩施的成长史
↓↓↓
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年4月,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少数名族自治州、湖北省唯一被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
△年8月19日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大会
△年第一任州长李辉轩同志
△李辉轩致辞
△年8月19日建州成立庆祝活动
△年建州纪念留影
△90年代拍摄的州城旧貌
今天,年8月19日。
是恩施自治州的第33个年头!
日新月异,恩施每天都在变化
如今新颜旧貌,都在诉说着恩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温这些珍贵的老照片后,感触颇深,小编觉得,对家乡的热爱应该从对她的了解开始.
△这里是恩施
关于恩施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月1日正式成立,全州辖恩施市和巴东、建始、利川、来凤、咸丰、宣恩、鹤峰7县,共8个县市。年11月14日,利川撤县建市。年,经国务院批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从年开始,州庆日定为8月19日。
↑云蒸霞蔚清江桥(文林摄)。清江,长江一级支流,古称夷水,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故名清江。清江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之齐岳山,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宜都等七个县市,在宜都陆城汇入长江。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国土面积.4万平方公里,全州总人口万。
↑恩施大峡谷,位于世界硒都——湖北省恩施市境内,被专家誉为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难分伯仲,是清江大峡谷一段,峡谷全长公里,面积达平方公里。(网络图片)
恩施州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聚居,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散杂居为主要特征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中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清江以南,历史上属湖广土司域内,即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和利川5县市,巴东、建始和恩施3县市的土家族占其总人口的5%至30%不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鄂西山区巴东县数万民工,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双手双脚,用青春、汗水和鲜血,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长达2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这条绝壁天河至今仍默默流淌,哺育着一方儿女。(摘选自《瞭望》杂志梁相斌、谭元斌采写的《追寻湖北巴东绝壁天河精神》)
恩施州北部属大巴山脉的南支——巫山山脉;东南部和中部属武陵山脉分支;西部系大娄山山脉的北延部分,三大山脉共同构造了鄂西南山区的地形地势。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境内年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火炉"之间,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雪照恩施土司城(唐敦权摄)。恩施土司城,又称墨卫楼,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为“恩施土司城”。
被称为"动植物黄金分割线"的北纬30°线穿越恩施州腹地,同时受秦岭和大巴山阻隔,使这一区域免遭第四纪冰川的洗劫,成为动植物的"避难所"。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15科、余属、0余种植物和多种陆生脊柱动物,其中有40余种植物和77种动物属于国家级珍稀保护动植物,是华中地区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
↑图为清太1号银杏·九子抱母,《人民日报》曾经报道。“白果树、白果丫,白果树下好人家。乖阿哥、骑白马,白马背上妹戴花……”这是土家儿女期待美好生活的情歌。
八县市名字由来恩施市
?
东晋末,桓元子诞到此筑城,自称施王,子孙袭王至后周保定年被废,以此置施州。元代在此实行土司制度,土司驻今宣恩县城,因土司驻地在施州南面,故名施南土司。明代在施州设施州卫。清雍正六年(年)裁施州卫,设施县,次年改称恩施县,意即皇帝赐名于施县。年11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恩施市(县、市分设)。年8月19日,国务院决定撤销恩施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恩施市。
利川市
?
利川的得名有三说:一说该地古暗利砦;二说清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平川大坝与山地丘陵镶嵌两岸,为有利之川;三说为有利于川。以上三说有牵强附会或望文生义之嫌。其实根据当时政区命名多出自四书五经这一规律,利川得名则源于《易·卦辞》“利涉大川”语,乃吉兆之卦象。年撤县建市。
巴东县
?
因建址在古巴东郡东部而得名,古异名信陵。巴东最早建县历史上溯到三国吴景帝孙休永安三年(公元60年),名信陵县,北宋以前建在长江北岸,南宋末,县城由江北旧县(此地现属东瀼口镇管辖)迁至江南的金字山麓。年至00年间,县城址历经两次搬迁(老县城从黄土坡到西瀼坡)。
建始县
?
建始县域古属巴子国地,三国吴景帝孙休永安三年(60年)建县伊始,故称“建始”。
宣恩县
?
原为土司辖地,清乾隆元年(年),在原施南宣抚司治所设县,命名宣恩县,寓含“传布皇帝恩德”之意。
咸丰县
?
该县原为土司统治地区,清雍正十三年(年)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在该地设县,经湖广总督迈柱奏请,雍正皇帝钦定为咸丰县,取“咸丰庆年”之意,是我国唯一一个和皇帝帝号同名的县城。
来凤县
?
来凤县以翔凤山上飞来凤凰的传说而得名。据清同治《来凤县志杂缀志》载:“雍正年,凤鸣于半边城”“半边城东南不到半里,即翔凤山地,土司时,传说有凤集于此,邑因之得名”。年1月19日,来凤县改为来凤土家族自治县。年8月19日,改为来凤县。
鹤峰县
?
鹤峰古称拓溪、容米,又称容阳。两千多年前土家族的先民容米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后为容美土司领地,田氏土王世袭相承。年改土归流后,容美土司辖地被分设为一州一县,即鹤峰州和长乐县(今五峰县)。鹤峰一名,清廷所定。其意:以城后诸山奇峰,如鹤飞翔而名。年4月0日,鹤峰县改为鹤峰土家族自治县。年8月19日,改为鹤峰县。
恩施民歌民俗美吔美吔哎嗨美吔
花灯儿翩翩飞吔
花扇儿紧紧随吔
摆手舞的土家妹子儿实在美吔
美得花儿媚吔
美得月儿坠吔
美得吊脚楼上把歌对吔
咿子呦呀子呦咿呀咿子呦
咿子呦呀子呦咿呀咿子呦
土家妹子美吔土家妹子美
人美歌美把梦追土家妹子儿美
土家妹子美吔土家妹子美
美天美地美山水土家妹子儿美吔
土家族女士服装:头包1.7至.3米青丝或青布帕,不包人字路形。上衣布:一、大襟,左开襟袖大而短,无领,滚边,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但不镶花边。二、银钩,这种衣为矮领,衣襟和袖口镶宽青边,袖口青边后再加三条五色梅花边,胸襟青边则用彩线绣花。三、三股筋,衣大袖大,袖口镶16.5厘米宽边,领高1.65厘米,镶三条细边。四、结婚衣,新娘喜穿“露水衣”(即红衣),这种衣长而大。女鞋较讲究,除了鞋口滚边挑“狗牙齿”外,鞋面多用青、兰、粉红绸子。鞋尖正面用五色丝线绣各种花草、蝴蝶、蜜蜂。
土家男子服饰:头包青丝帕或青布,白布帕至3米,包成人字路,没有完全盖住头发。较古老的上衣叫“琵琶襟”,安铜扣,衣边上贴梅条和绣“银钩”,后来逐渐穿满襟衣(多指中年以上者)和对胸衣,青年人多穿对胸衣,正中安五至七对布扣。裤子是青、蓝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高粱面白底鞋,鞋底厚。
按年龄、季节确定帽形: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头帽”“鱼尾帽”“风帽”等。这些帽子上除用五色丝线绣“喜鹊闹梅”“凤穿牡丹”和“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福禄寿禧”等花鸟和字外,还在帽沿正面缝上“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罗汉”等银菩萨。
恩施老照片。带你穿越一段记忆△曾经的财校,如今的职院,从这里走出的看官,别累咯!
△官坡全景……
△曾经的清江大桥和现在的清水走廊!
△舞阳坝,过去多么豪华哟……
△想不到这是大十街吧!
△曾经的鄂西大,如今的鄂民大!
来源/网络、恩施电视台
责编/孙跃
编辑/吴梅鲜
来凤人花式吃洋芋,你吃过几种
恩施土家小伙现场表演缩骨功、上刀山吸碗...全场震惊!
??惊爆:医院已启动直升飞机救援通道
来凤跑跑帮:为您提供来凤及周边最新新闻资讯、新闻爆料、家乡宣传等信息,配合微论坛和石家庄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