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以后建筑劳务企业面对最大的问题是税的问题,建筑劳务企业本来体量就大,加之建筑劳务企业前期投资开销大,而这笔开销却无法获取进项,企业实实在在花了钱,却无法做账。
缺票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痛点,成本材料、佣金、劳务、设计图纸等很难取得合规票据,而这些业务又是真实发生的,这些问题究竟怎么进行结算,需要怎么取得合规的发票?
建筑企业难取得进项票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建筑施工有工期较长、流动性大、施工区域广泛、建筑用材料品种丰富等特点,这为取得有效的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带来困难。
1、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材料供应商之间常有互相拖欠货款的问题,导致货款的结算期难以把握,无法及时取得可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天抵扣时限问题。
2、跨地区经营是建筑业的特点,四流不一致能否抵扣存议。
3、人工成本,保证金、押金等带资垫资融资产生的利息,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不能抵扣。
4、甲供无法抵扣、甲控材料建企进项不可控。
5、物资、设备机械大多采用集团集中采购模式,以降低工程成本。由于合同签订方与实际适用方名称不一致,无法实现进项税额抵扣。
6、劳务分包企业可抵扣进项税额少,劳务派遣方式进项更少。
7、大宗材料、分包商如果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3%,可抵扣;如果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3%,抵扣少。
企业缺票少票怎么办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缺发票是大部分企业共有的痛点,随着票据合规划和“金税四期”的即将上线,征管加强,企业要求开具增票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很多真实业务依然取不到合规票据。
没发票,可能会导致成本无法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进而导致企业利润虚高,可能产生25%的企业所得税和20%个人所得税的额外成本无法作为进项抵扣,导致增值税虚高。
举两个现实例子:
1.公司在外面找了一个技术人员帮单位做一个设计,设计做完了,但是该技术人员无法提供发票,单位没有发票如何支付费用?
2.建筑单位承包到工程后又分给一些包工头去做,包工头带了一对人马上就干上了。干完就傻眼了,要工程款时候没有发票,怎么办?
建筑行业企业合规节税解决方案:
1、成立采购型个人独资企业:
以往,建筑企业和供货商直接发生业务往来。现在,建筑企业先和管理者的个人独资企业发生业务往来,再通过这些个人独资企业和供货商发生业务往来。
建筑企业采购10吨建筑材料本来直接向各地供货商直接采购,但大部分供货商不愿提供发票(或者只能提供3%的专票),只能收到20%的成本发票,现改变交易模式,10吨材料由个人独资来进行采购。20%的材料成本票由它接受后将缺失的成本补上甚至加价再卖给企业A:供货商20w→采购型个人独资w→企业A。
相当于建筑将采购业务外包给了这些管理者的采购型个人独资企业,然后个独企业,再将外部的供货商进行合作。
2、成立建筑工程型个人独资企业:成立一家建筑工程型的个人独资企业,作为原建筑企业的配套。
原建筑企业将需要的各项施工专业服务,外包给了建筑工程个人独资企业,建筑工程型的个人独资企业与企业A签订外包服务并开票给企业A。
这样企业A收到正规发票,可以用于企业部分成本,企业A将资金转移到了个人独资企业纳税后,资金最终到个人手里。3、服务型个人独资企业:成立一家服务型的个人独资企业,作为企业A项目节税的配套。
比如房地产经纪服务、工程管理服务。原建筑企业完成项目后,将部分配套服务外包给服务型的个人独资企业,服务型的个人独资企业与企业A签订外包服务并开票给企业A。
这样企业A收到正规发票,可以用于抵消企业所得税,而企业A将资金转移打了个人独资企业,最终个人独资企业纳税后,资金最终到个人手里。
4、通过自然人代开平台解决无票支出
建筑行业主要是以业务分包的方式,层层分包,很多时候都会有无票收入,进项缺失,然后给工人发工资他又不给你开票,成本票又缺少,所以有些时候其实建筑行业虽然看起来利润很高,但是其实本身利润虚高。通过互联网+自然人代开平台,可享受优惠税源地税务局的核定征收政策,整体的税率是相当低的,可直接将企业40%的税负降至2%,在线开票,即开即用,合法合规,非常方便。
5、通过灵活用工平台,解决用工成本高问题、还可专票抵扣
难题1:建筑从业者减少
建筑行业“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工人老龄化严重,建筑行业就业者流失。年轻一代就业观念更注重自由创新,造成建筑业劳动力严重断层。建筑行业已呈现招工难、用工难趋势,甚至可能发展至“无工可用”局面。
解决方法:
转型灵活用工后,企业招工和个人择业都更加自由,用工不再受时间维度和工作地域的限制,工人也能很好的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多样化的用工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多技能人才的选择渠道,缓解建筑企业的雇佣压力。
建筑企业还可与灵活用工平台合作,让工人享受到平台的优惠个税政策,降低个税支出增加到手收入,高收入可吸引更多的工人加入建筑行业。
难题2:用工模式传统
众所周知,“包工头模式”长期在建筑劳务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种传统用工形式易因包工头话语权过大而造成欠薪、挪用资金等财力损失,加重建筑企业用工成本和风险。
解决方法:
灵活用工的出现打破了建筑企业的传统雇佣模式,为建筑企业的用工形式提供了一条可选择的路径,使市场用工形态更加丰富。
难题3:人工成本上升
国民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工资上涨,加上建筑行业劳动力短缺,用工市场供不应求,企业不得不提高薪资吸引工人,造成人工成本日益上升,用工成本过高会压缩施工企业利润空间。
解决方法:
建筑企业转型灵活用工后,与工人成为合作关系,无需承担社保和代缴个税费用,企业还可节省大量招聘、培训、管理员工等人力成本。
借助北京秒付科技旗下薪动灵活用工平台,可解决建筑工人薪酬支出无票的问题。合作企业可从平台合法合规获取6%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优化企业税收。
难题4:用工风险较高
建筑是最典型的用工数量大的行业,工人的流动性强不仅给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也给企业用工带来巨大风险。
解决方法:
转型灵活用工后,企业解聘员工无需承担赔偿,灵活用工模式也让企业有足够的时间来确认员工是否匹配公司的职位要求,降低了企业因用工失误带来的隐性风险和成本。
难题5:用工需求波动
建筑行业的业务都是项目工程形式的,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需增加大量劳动力,工程结束后用工需求骤减要高薪养“闲人”,易增加企业招聘的压力和用工成本的浪费。
解决方法:
灵活用工可有效满足建筑企业的波动用工需求。建筑企业可以根据工程需求随时增加、减少实际用工人数,智能节省用人成本支出,并无需承担庞大的管理运营成本。
以上就是建筑企业降低成本、合理节税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