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多数宏观经济指标低于市场预期,与1季度的数据超预期形成对比。我们认为,这种增速落差,反映出经济复苏正处于阶段性的“过渡期”。展望年内,随着内生动能的逐步增强,经济恢复的前景不必悲观;与此同时,政策力度加大的必要性也在上升。具体说,虽然面临低基数,但4月多项数据同比增速改善有限,复合同比增速有所下滑,环比走弱幅度较大。以环比增速来看,4月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走弱幅度较大,分别为0.5%、-0.6%、-0.5%(3月为0.8%、-0.9%、0.3%),投资中房地产、基建、制造业同比增速也皆有所走弱。向前看,宏观经济和政策走势如何?对各类资产有何影响?请听中金公司总量以及行业为您联合解读。
来源:中金点睛
宏观
经济复苏的“过渡期”
4月多数宏观经济指标低于市场预期,与1季度的数据超预期形成对比。我们认为,这种增速落差,反映出经济复苏正处于阶段性的“过渡期”。正如我们在上月经济点评《“非典型”复苏第一步》中所指出,1季度是经济复苏的第一步,生产和需求均从疫情抑制状态下释放,带来结构性的快速反弹。而2季度以来,复苏第一步已基本完成,内生动能的改善(复苏第二步)尚未完全体现,经济处于两个阶段的过渡期,便呈现出阶段性的增长放缓。对4月数据不必过分解读,但政策力度加大的必要性也有所上升。
4月宏观数据受低基数支撑较大,剔除基数影响后的增速普遍放缓。在去年同期低基数的支撑下,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分项同比增速大幅改善。而以年为基期的4年复合增速(下文统称为“复合增速”)来看,这三项的复合增速分别较上月下滑了1.3、0.6、1.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即使有一定的基数支撑,单月同比增速依然有所回落。季调环比增速也显示,社零总额环比增长0.49%,较3月(0.78%)增速下滑;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则环比下降了0.47%和0.64%,呈现环比负增长。总体而言,4月的经济增长势头较3月有所放缓。其中物价走弱对名义增速的读数带来扰动,社会消费品零售、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的实际复合增速降幅会小于名义增速。
从生产端来看,服务业生产好于工业,经济疫后结构性特征仍然明显。工业方面,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复合增速为4.0%,较3月下滑1.3个百分点。季调环比为-0.47%,是年2月以来的最低值,环比降幅较大。多数细分行业复合增速皆有所回落,一是疫情影响进一步消退,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复合增速为2.7%,环比回落4.0个百分点;二是积压订单消退;三是出口、地产等新增需求仍然偏弱,例如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增加值复合增速,分别下降1.7和3.5个百分点。服务业方面,在低基数支撑下,受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接触型服务业拉动,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3.5%(3月为9.2%),复合增速为4.7%(3月为5.4%),增速水平和回落幅度均好于工业,显示服务业高景气的疫后结构性特征仍然明显。
需求端来看,消费复苏呈现分化格局,商品消费改善更加依赖于居民购买力的恢复。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复合增速为3.5%,较3月下滑1.3个百分点,并且低于1-2月的复合增速(4.1%),CPI走弱背景下,零售额的实际增速降幅会小于名义增速。从分项来看,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3.8%,复合增速较3月进一步改善;而商品消费复合增速有所下滑,其中文化办公、建筑装潢、通讯器材、汽车等商品分项单月复合增速降幅均在3个百分点以上,显示出大件商品、房地产相关商品消费仍然偏弱。这与我们5月初在《消费复苏第一步基本完成》中提示的消费复苏特征相吻合,即线下场景恢复已经基本完成,相关消费呈现较高景气(比如餐饮、出游等),但居民购买力渐进恢复,商品消费复苏趋势较为平缓。
固定资产投资环比走弱,4月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增速3.6%,较3月下滑1.1个百分点。参考以往经验剔除物价影响,实际增速可能下滑约0.5个百分点。分项来看,基建、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单月增速分别回落2.0、1.4、0.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呈现较强的韧性。
基建投资单月同比增长7.9%,增速继续放缓。从分项看,4月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增速分别为28.6%、6.7%和1.2%,公用事业增速逆势回升,但传统基建尤其是市政投资增速快速回落。4月基建投资低于预期,部分与南方阴雨天气有关,另或反映财政资金较为紧张。4月经济增速不及预期,进一步凸现财政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准财政政策工具或需加大对冲力度。
购房和建筑赶工需求释放后,销售、开工、投资等增速出现边际回落。尽管有低基数的支撑,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仍从-5.9%进一步放缓至-7.3%,新开工和施工面积的同比降幅也扩大。房企拿地依然疲软,4月城宅地成交建面同比从-12%进一步放缓至-49%。资金来源同比持稳在3%,主要靠前期销售回款拉动,企业外部融资仍不佳(贷款、自筹和利用外资同比降幅扩大至-12%、-24%和-87%)。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从0小幅反弹至4.6%,主要受基数支撑,复合增速则从-0.6%放缓至-7.1%。与1-2月的返乡置业潮不同,4月30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高于全国,且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同比大增高20%,显示出高能级城市的购房需求更有韧性。房地产销售的边际放缓,或限制房企开发资金来源,对未来房地产投资的恢复高度形成一定制约。
相比房地产与基建,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回落幅度相对较小,呈现较强的韧性。4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3%(3月为6.2%),复合增速为4.6%,较3月的4.2%小幅改善,而低于1-2月的5.3%。一方面,前期出口的走弱带动了PPI、产能利用率、利润等基本面因素的走弱,压制了制造业投资;但是另一方面,企业预期改善,经济结构转型,叠加政策支持,使得制造业投资相比房地产与基建也有更多支撑。1-4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15.3%(1-3月为15.2%),复合增速也小幅改善,好于整体制造业投资。细分行业来看,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投资复合增速皆较3月有所反弹。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周期,或成为未来经济内生复苏的重要推动力量。
策略
4月底以来,A股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赚钱效应走弱,但背后的驱动逻辑由外部转向内部,由担忧中美关系、转变为担忧国内经济增长。在这种情况下,A股市场和利率表现反映了投资者担忧经济复苏力度不及预期的情绪,近期十年期国债利率快速回落,已经回调至2.7%左右,股票市场成交快速回落。
往后看,我们认为近期指数回调已计入较多的悲观预期,当前经济数据阶段性走弱背景下如若政策应对得当,对后续市场表现不需要过于谨慎,当前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具体来看:
1)经济回稳并非线性修复,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