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
首页
建筑业介绍
建筑业发展
建筑业历史
建筑业前景
建筑业分类
建筑业资源

本科生求职能力比专业更重要央广网

提高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适应性,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劳动力市场需求具体包括什么?雇主对应聘者有着怎样的要求?本科毕业生应具备哪些能力素质?明确这些需求信息,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基础和前提。笔者采用网络数据挖掘的方法,抓取了一家大型招聘网站年一天24小时之内近1.4万条网络招聘信息,甄选出其中的任职要求文本,进行词频分析和量化编码,从中提取了一系列提及率较高的毕业生特征指标,比如就读专业、工作经验、专门技能、知识背景、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外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试图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统计分析,呈现劳动力市场对本科毕业生能力素质的需求情况。业务能力比知识重要招聘信息中任职要求的主要内容一般为岗位所需的能力素质,尤以专门技能方面的要求为重要内容。笔者通过统计分析发现,71.8%的岗位对毕业生提出了专门技能方面的要求。这些专门技能通常以掌握岗位业务所需的特定技能或胜任有关业务操作的面貌出现。样本中仅有20.3%的岗位提出了知识背景方面的要求,即要求应聘者具有某方面的知识或理论。可见,相对于知识来说,雇主更为看重的是毕业生的业务能力。总体上,提出专门技能或知识方面要求的岗位占到90.8%,并且描述这些要求的文本是岗位任职要求的主体内容。因此,具备特定的业务技能或知识,是大多数雇主对本科毕业生的基本要求。统计结果还表明,77.8%的岗位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一方面是由于工作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绩效;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我国雇主仍然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工作资历,并且忽视对员工的培养。此外,有22.2%的岗位没有对应聘者提出工作经验方面的要求,即接受应届毕业生应聘。在这部分样本中,只有58.3%的岗位提出了专门技能方面的要求,说明此类岗位对专门技能的要求相对较低。仅六成岗位对专业有要求相比之下,仅有61.7%的岗位对本科毕业生的就读专业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且其中有7.5%的岗位是将特定的专业作为优先条件,有42.7%的岗位提出的要求是“×××相关专业”,比如“计算机相关专业”。如此来看,大多数雇主对本科毕业生的就读专业并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甚至没有提出要求。部分雇主则是以提出专门技能或知识背景方面要求的方式,来确保应聘者具备胜任岗位的基本资格条件。从不同职能类别岗位的差异情况来看,“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生产/营运/采购/物流”“建筑/房地产”“会计/金融/银行/保险”等类别的岗位在专门技能方面提出要求的比例较为突出,分别达到89.5%、78.8%、76.1%、73.3%,它们对毕业生的就读专业也提出了较多的要求,比例分别为61.1%、62.6%、63.3%、70.0%。而“咨询/法律/教育/科研”“销售/客服/技术支持”“生物/化学/制药/医理”等类别的岗位对专门技能提出要求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50.7%、56.8%、65.8%,并且“销售/客服/技术支持”和“咨询/法律/教育/科研”两个类别的岗位对就读专业提出要求的比例也是最低的,比例分别为56.5%、60.5%。上述比例的不同反映了不同类别岗位在专业化方面的差异。雇主普遍看重通用能力除专门技能,雇主在招聘信息中还提出了通用性的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提及率较高的有人际沟通能力(59.9%)、团队协作能力(44.6%)、责任心(39.8%)、思维能力(36.9%)、组织协调能力(35.3%)、职业操守(26.5%)、语言表达能力(20.8%)、抗压能力(20.2%)、外语能力(20.1%)、学习能力(19.2%)、独立工作能力(17.0%)等。统计分析还发现,这些能力素质中,至少提及一项的样本比例达到97.1%,这说明雇主要求毕业生具有的并不仅是岗位业务所需的专门技能,还包括一些通用能力或软能力,对通用能力的要求甚至比专门技能更为普遍。通用能力的重要性提升问题在国际上已经受到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duzx.com/ydsc/13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