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
首页
宜都简介
宜都地点
宜都市场
宜都要闻
宜都发展
宜都天气
宜都旅游
宜都信息

玛瑙,被遗忘的收藏贵族

?willgem:恒艺珠宝公众平台是珠宝玉石第一微刊,资深珠宝专家主编,是你珠宝玉石类「资讯·鉴定·收藏·定做」最佳选择。和宝友交流,晒宝贝分享心得,查看文章末尾加入恒艺珠宝社区吧

象形图纹玛瑙

所谓象形图纹玛瑙,就是带有天然纹理、层理、颜色及图案的隐晶质石英矿物,是玛瑙天然图案、玛瑙画面石、象形切片、图纹玛瑙、水草玛瑙、海洋玉髓、风景玛瑙、图案玛瑙、影子玛瑙这些玛瑙收藏的总称。

中国观赏石的发展可以用这几句话来概括:发源于先秦,形成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完善于明清,繁荣于当代。改革开放初期,观赏石研究刚刚起步的时候,是几位地矿专家编撰了观赏石的书籍,并提出了分类和石种名称。对比中石协编写的教材,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在分类当中的纹理石改成了图纹石。以纹理、图案为例,有专家认为,玛瑙中的纹理、层理和裂理以及金属离子浸染的色彩,无法涵盖玛瑙中的独立图案。很多图案的成分是绿泥石、云母和一些不明物质,因此应命名“图纹玛瑙”。

辽宁阜新地区玛瑙加工、销售上下游环节、玛瑙藏家,对“图纹玛瑙”称呼—-“象形”,现在说“象形”大家都知道是“图纹玛瑙”,这个叫法已经在玛瑙行业内根深蒂固了。因此“图纹玛瑙”最后应该定名为---“象形图纹玛瑙”更为合适,容易在行业内、藏家、爱好者中达成共识。

象形图纹玛瑙之美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雅士特别喜爱图纹石、画面石这类奇石,对那些有象形、画面奇特、线条流畅、质地良好、颜色亮丽、能带来美感的图案石更视若珍宝,推崇之至,更因这些精灵,具有唯一、不可复制性,得到的人往往大都孤芳自赏密不示人。

象形图纹玛瑙因质地优、色泽美,在玉石中唯一可以形成象形图案(象人物、山水、花、鸟、鱼、虫、风景、水草等)的特点,造就了在艺术价值、投资价值、收藏价值上无与伦比的先天潜质!所有初次见到象形图纹玛瑙的收藏爱好者,都会被逼真的图案、无与伦比的美感所折服!都会不由地发出感叹:太美了!这是玛瑙?这是真的吗?

收藏界中的贵族

很多奇石收藏爱好者认为象形图纹玛瑙是现代特有的收藏品种,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早在中国的古代就有了这个收藏贵族!中国的宋代重文轻武,上至皇帝,下至臣民,迷石者众,同时赏石趋于细腻、含蓄、超脱。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产生了我国现存最早一部赏石专著——《云林石谱》(成于南宋绍兴三年,大约成书于公元年—公元年),这本专著载石最完整、内容最丰富,作者杜绾,字季阳,号“云林居士”。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惟录绾书”,其余石谱“悉削而不载”,足见其权威。书中介绍了种奇石,而其中有8种是玛瑙石,所占比例最大。可见在宋代,玛瑙就已经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观赏石种。

宋代《云林石谱》书中记载“峡州宜都县产玛瑙石,外多沙泥积渍,凡击去粗表,纹理旋绕如刷丝,间有人物鸟兽云气之状。土人往往求售,博易于市。泗州盱眙县宝积山与招信县皆产玛瑙石,纹理奇怪,宣信间招信县令获一石于村民,大如升,其质甚白。既磨礲(译研磨)中有龙作蜿蜒盘屈之状,归贡内府。这块经过研磨后发现的“龙”形象形图纹玛瑙,人们视若珍宝贡献给朝庭,是古代典籍记载的最早一块象形图纹玛瑙收藏。出产这块龙形象形图纹玛瑙的玛瑙河,在今湖北省宜昌地区流经宜昌、当阳、枝江。(注:峡州宜都县,今湖北省枝城市。峡州辖境相当于今湖北省宜昌、远安、宜都等地。)

《归州志》载:“苍茫溪,一名玛瑙河,盛产玛瑙,大者如瓜,小者如豆,藏在遍河床卵石之内......色红、茶黄、淡青......尤以透明纹理、中有鱼虾、月亮、屋宇图案者为贵。

非石非玉,间有人物、花鸟

明代谷泰撰写的《博物要览》(天启间(—)刊行)中写道“玛瑙非石非玉,自是一类。有红、白、黑3种,有纹如缠丝者。人以小者为玩好之物,大者研为器具……其中有人物、花鸟形者最贵重”。文中描述——人物、花鸟形者最贵重,就是象形图纹玛瑙。

中国现存最早的文物鉴定专著《格古要论》(曹昭(明)撰写)记载的“玛瑙多出北方,南蕃、西蕃亦有,非石非玉坚而且脆,快刀刮不动,凡看碗盏器皿要样范好,碾得薄不夹石者为佳,其中人物、鸟兽形者最佳”。这本明代古书中记载的“其中人物、鸟兽形者最佳”说的就是象形图纹玛瑙这一奇珍收藏。

世之稀有

古代玛瑙开采、加工生产力及其低下,玛瑙矿石硬度高、开采难度大,在没有电动工具的“砣锯时代”,有“一砣玛瑙一砣金”的说法。象形图纹玛瑙形成本身具有极强偶然性,原石横切、竖切、斜切,多切少切哪怕是差一毫米,就会与玛瑙图案失之交臂,可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些原因导致了象形图纹玛瑙实物更是存世稀少。中华民族自古又多灾多难,历经多次战乱、社会动荡,由古传至今的象形图纹玛瑙实物,真是凤毛麟角。全世界只有我国的故宫博物院和俄罗斯的克林姆林宫宝石博物馆珍藏有“色彩成图的玛瑙”。

玉、石之争

玛瑙是石还是玉,这个争论从魏晋时开始,到明代达高峰。当时有将玛瑙写为石字偏旁,认为是石。最后玛瑙属玉者占了上风,放弃石字偏旁改为玉字偏旁,也就有了千种玛瑙万种玉的说法!根据章鸿在《石雅》中论证:中国在汉朝以前称玛瑙为琼(美玉之别名)、赤玉或“琼瑶”。古代印度人看到玛瑙的颜色和美丽的花纹很像马的脑子,就以为它是由马脑变成的石头,所以梵语称它为“马脑”。“玛瑙”早期被书写成“马脑”,最早见于后汉安世高所译的《阿那邠邸七子经》一书。

南北朝时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称:“马脑,梵云遏湿摩揭婆”、“色如马脑,故从彼名”。唐代高僧慧琳著《一切经音义》解释称:“‘阿湿缚’(Asmar-)者,此云‘马’也,‘揭波’者(-garbha),脑也。”还有说法称,三国时期曹丕同父亲曹操北征乌恒,当地的人进贡玛瑙酒杯一只,曹丕见酒杯红似飞霞,晶莹剔透,便挥笔写下《马脑勒赋》,并在序中说:“马脑,玉属也,出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固以名之。或以系颈,或以饰勒。余有斯勒,美而赋之。命陈琳、王粲并作。”有学者分析认为:说玛瑙出自西域,是因为其时我国所开采者数量有限。来自西域、印度、波斯、日本等国的贡品,常常是人们认识这种宝贝的重要途径。自佛经传入中国后,翻译人员考虑到“马脑属玉石类”,于是巧妙地译成“玛瑙”。由于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琼”和“赤玉”也逐渐被“玛瑙”所替代。

身份解读

玛瑙主要成分是无色的SiO2(96—99%)、硬度6.5-7、一般为半透明到不透明。火山爆发后自然界里的SiO2溶液进入了火山溶岩气孔或其他岩石裂隙中,这些溶液会夹杂有自然界微量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Fe、AL、Ti、Mn、Mg、K、Na、V、绿泥石、赤铁矿、钠云母、铁锰质等等),使玛瑙颜色变得丰富多彩,美丽动人。玛瑙主要显微结构是隐晶质结构和纤维状结构及纤维放射状机构。由于形成环境有规律的改变,玉髓矿物的生长发育状态亦发生有规律的改变,隐晶质结构—放射状结构—微粒结构(石英),循环往复,形成了灰白色调略显差异的条带状构造和环带状构造,加上夹杂进来的不同微量矿物和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这种条带和环带的差异就更加明显突出了,形成了千姿百态让人极富想象力的图案,造就了珍稀的象形图纹玛瑙收藏。

与其他图纹石、画面石一样,象形图纹玛瑙也是浑然天成或经过人为切割加工,把原石层间隐藏的图案剥离出来从而呈现在人们眼前,由此形成了稀少的、神奇的玛瑙画面石、象形石。

自古以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玛瑙几乎成了美的象征和代名词,当人们看到了一些晶莹剔透的物品后,就会情不自禁地赞美道“太美了,就像玛瑙一样...”。

神话中女娲补天用的五彩石应该是玛瑙,贾宝玉口中含的“灵通宝玉”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五彩石精华,当然也应是玛瑙。

不管是田黄石、鸡血石、巴林石,还是其他什么石种,最好的“冻”,都称其为“玛瑙冻”。对玛瑙之美和高贵,自古就达成了共识。

玛瑙在我国的历史极为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知道用玛瑙当饰品。玛瑙质地坚韧细腻,晶莹剔透,五彩斑斓,美不胜收,是玉石家族中色彩最丰富艳丽,图像最奇绝具像的一员了。

玛瑙与中国玉文化

中国的玛瑙文化是中国八千年玉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谈玛瑙天然图案不得不先谈谈中国八千年的玉石文化。

“玉,石之上品也,”古人云:“石之美者谓之玉”。“石之成玉成翠,如人之成贤成圣”。玉,美感驱动下的产物,玉有光芒,玉的崇拜是人类对太阳崇拜的结果。最早的玉是巫师沟通上天的神器、法器(摘自?红山文化?),玉的出现和发展是历史上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玉器时代是介于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玉也从“巫玉时代”发展到了“王玉时代”。

巫师是古代部落的首领也是后来帝王的前身。在神秘的巫玉时代,充满神秘光芒的玉器曾被古代大巫师们当神器来使用,所以称为“神玉”。作为部落首领的大巫师通过玉器让上天把福祗降临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宗教和部族的凝聚力。古人几乎把所有的聪明才智、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玉器上,玉、龙文化层中的“玉匕”,红山文化层中出土的玉雕龙、玉猪龙等都非常精美;良渚文化巫师头戴的玉冠上的怪兽五官极精细;战国曾侯乙墓、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组佩和汉玉“历千年而不朽”令考古界、宝石界专家学者发出了“极精美”、“最精美”和“令现代艺术家模仿都自叹弗如”的感慨。

春秋战国以后,玉成了权利和富贵的象征,并且人们认为“君子佩戴玉是品质高贵的象征”、“佩的玉好,有好的道德情操”等,于是便有了“古者行礼以玉”、“玉最贵”、“有女如玉”、“彼其之子美如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比德于玉”等佳句。这都说明了古时人们对玉的推崇。在历时数千年的“王玉时代”,代表王权的玉,一直在为等级制度服务,佩戴不同的玉器代表不同的身份和等级。玉器一度成为皇家贵族的专用品。并对玉做了很多严格的规定:如玉必须佩戴在身上,不准携带出境,否则将受到重罚等规定。这说明古代各国都把玉器视为国宝。

乾隆皇帝亲自命名:佛光玛瑙朝珠

清乾隆年间玛瑙开采、加工业进入中国历史上的繁盛期,据《清实录》记载,辽宁阜新地区开挖窑洞十六、窑工千人,南部设有商邑。乾隆三十六年八月乾隆皇帝六十六寿辰得到辽宁省阜新宝柱营子村出产的一串红樱桃般晶莹剔透的玛瑙朝珠,乾隆见过后大喜亲自命名为“佛光玛瑙朝珠”,并把宝柱营子村,御笔亲书“宝珠营子”。在等级社会异常森严分明的清代,尊贵的乾隆皇帝竟戴上了玛瑙制作的朝珠,这说明了这串红樱桃般晶莹剔透的玛瑙的珍稀和美丽程度,乾隆皇帝能亲自命名也说明了在乾隆皇帝眼里的玛瑙比其它任何宝玉石都珍贵,至此玛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古代玛瑙矿石开采没有机械,生产力极其低下,原石生产量非常少,又因玛瑙和翡翠具有相同的硬度:摩氏7度,在那个没有发明电和电锯的“砣锯时代”,人们只能用脚踏的砣锯切掉硬度极高的玛瑙表皮,要切多长时间、切多少块才能碰到一块花纹美丽的玛瑙,这真是难以预料的事,过去就有“一砣玛瑙一砣金”的说法,有美丽花纹的玛瑙当时几乎与黄金同价,所以又称玛瑙为“玉黄金。

中国的玛瑙开采

近代地质勘察证明,我国的玛瑙资源丰富,辽宁、黑龙江、江苏、新疆等地都有出产,辽宁阜新玛瑙储量占全国50%。辽宁阜新地区出土的玛瑙早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历朝历代有关玛瑙的文物都有出土。主要有三种用途:

一是生产工具。查海遗址、红山文化遗址、青铜时期文化遗址都出土过玛瑙制作的刮削器。

二是生活用具。彰武县朝阳沟辽墓出土了玛瑙盅,蜘蛛山乡罗匠沟辽墓出土了黑白两种玛瑙围棋子。

三是装饰品。八家子乡梯子庙辽墓出土了玛瑙管、玛瑙珠,旧庙镇海力板辽墓出土了玛瑙带板。辽宁阜新出土众多的玛瑙制品,说明古代的辽宁阜新就盛产玛瑙,并被古代先民所利用。

中国现代的玛瑙开采、加工活动在文革时期一度遭到严重破坏,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随着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步富裕起来,广大人民群众有了休闲旅游的需求,旅游业迅速发展,带动了旅游商品市场的蓬勃发展。玛瑙的各种手工艺品因物美价廉,颜色亮丽、品种丰富,在全国各地旅游区大受欢迎。

一股玛瑙加工热在“玛瑙之乡”的辽宁阜新兴起,其从业者是一些当地农民。因为是初学乍练,不擅长雕塑,他们起初只是将玛瑙切割成板、片,制成圆片牌出售。玛瑙牌因是一种价廉物美的饰物,很快行销全国各大旅游市场。玛瑙牌加工材料主要采用辽宁阜新当地开采和后来大量进口的巴西玛瑙原石。加工户把玛瑙原石加工成圆柱型玛瑙棍,再用砣锯和后来大量出现的电动切割工具进行简单的玛瑙切片切割,这种玛瑙切片加工因工艺简单,投入成本低,受到了农户的热烈欢迎并很快成为当地农户在闲暇、农闲时期的重要创收手段。

中国改革开放后至年,这近30年的时间是辽宁阜新蒙古自治县十家子镇周边地区玛瑙切片加工的高峰期,其中年至年间,更是玛瑙牌产销的最鼎盛时期,日上市交易的玛瑙片少者数万片,多时达十几万片。整个玛瑙切片加工高峰期间,因使用了辽宁阜新、巴西进口的玛瑙原石品种——黑红花、黑白花、红花,通过人为切割手段把隐藏在玛瑙层间的图纹最大限度的呈现在人们眼前,因机缘巧合并加上丰富想象力,那个古代典籍记载的花、鸟、鱼、虫、人物、山水、风景的象形图纹玛瑙世界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但十分可惜的是由于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现在存在巨大差距,几乎毁灭了这一珍稀收藏品种。那时的加工户普遍认为玛瑙牌染成红色、绿色是最美的,也容易市场出售,有玛瑙天然花纹的片子他们叫做花料,因不好染色被当成残次料。加工户如果不想亏本就必须想办法用用剧毒化学颜料把花纹盖住,这种工艺当时叫“盖色”,这种对美理解上的误区,导致了象形图纹玛瑙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万幸的是,自古高手就在民间,对美的认识就有超越时空的。因为有了这些眼光独具、鹤立独行,被亲人、同行,认为是傻子、疯子的收藏家,是他们顶住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心理压力,让我们今天能在网络世界里分享到这个史书典籍里记载的收藏贵族———象形图纹玛瑙。

年后因以下原因,后续的玛瑙天然图案基本绝迹。

第一、年后辽宁阜新、巴西玛瑙原石中相对容易出现象形图纹玛瑙的玛瑙原石品种——黑红花、黑白花、红花玛瑙原石将近枯竭。

第二、因玛瑙切片附加值低,原石及人工费近些年又暴涨,导致玛瑙切片加工的利润已经没有,严重挫伤了玛瑙切片加工户的积极性,现在辽宁阜新十家子镇周边还从事玛瑙切片加工的已经寥寥无几。

第三、象形图纹玛瑙形成本身就具有极强偶然性,原石横切、竖切、斜切,多切少切哪怕是差一毫米,就会与玛瑙图案失之交臂,可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上述原因导致现在精品象形图纹玛瑙出现的概率比中体彩万还要低。

通过网络分享象形图纹玛瑙后,有很多玩奇石的朋友说,象形图纹玛瑙虽好,但它经过了人工切割打磨,有失天然性。剖石探宝,古来有之。春秋时,那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就是古人剖开一块璞玉而得到的。正是这块和氏璧,在中国历史上演绎出了一幕幕脍炙人口的传奇。

《云林石谱》书中记载的那块有“龙”形象形图纹玛瑙奇石,不也是经过研磨后才被人们发现的吗?象形图纹玛瑙,妙趣天成,这种切割打磨,如同开启门窗一样,使人们一睹石中的奥秘。它们同那些觅自江河山野的河卵奇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是发现的过程、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象形图纹玛瑙的鉴赏

下面我们交流一下玛瑙天然图案的鉴赏,象形图纹玛瑙是大自然的杰作,纯天然的才是最美的,质地硬,有胶质感,没有染色、高温优化,象形度高的才具有收藏价值。象形图纹玛瑙因个人学识经历、想象力、欣赏习惯不同,会存在欣赏的巨大差异,这就有了这行各看一眼的说法。欣赏玛瑙天然图纹最大乐趣就是不断的发现过程,欣赏象形图纹玛瑙就是对自己心灵的洗礼、冲击、震撼和共鸣过程,欣赏过程会给欣赏者带来无比的心灵愉悦和满足。

能得到大多数人认可和共鸣的象形图纹玛瑙案才是收藏的佳品。但大众的审美观念也会因时间的推移发生本质改变,可能某件藏品现阶段没受到认可,过了5年甚至10年后又会受到人们的追捧,这也是给收藏本身带来乐趣。欣赏象形图纹玛瑙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基础,华人和外国人欣赏象形图纹玛瑙就会有巨大差异,比如华人看象形图纹玛瑙“十二生肖”会感到惊叹、震撼,但外国人看也行就会云里雾里,因为他们讲星座咱们讲生肖,呵呵!

因我首个结缘玛瑙就是水草玛瑙,因此对水草玛瑙情有独钟,这里说说我的一点体会,水草玛瑙这品种是象形图纹玛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草飘逸、清晰、简洁不凌乱、质地好,材质通透的品种,会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和震撼,同样也具有很好收藏价值,选择水草玛瑙尽量选择这样的稀有品种。

象形图纹玛瑙花纹美丽、质地坚硬、色彩艳丽、多种天然颜色、能够形成有人们普遍认同的人物、风景、山水、花、鸟、鱼、虫、水草等图案。而且存世稀少、不可复制、具有无限艺术美感、无限的投资与收藏价值。每一块象形图纹玛瑙就是一个传奇、一部经典、一份情感、一份财富,能够彰显赏石、藏石者的悟性与境界,并传承了中国八千年的玉石文化,当之无愧成为收藏贵族。

蒲公

红底水草

[新朋友]查看空间信息可以获取以下珠宝知识

你愿意每天都过来看看我嘛?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duzx.com/ydsc/5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