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
首页
宜都简介
宜都地点
宜都市场
宜都要闻
宜都发展
宜都天气
宜都旅游
宜都信息

湖北最搞笑地名盘点谁知道掇刀地名qu

两个湖北老乡相见,自我介绍

“我家三堆牛屎,幸会幸会”

“我八卦嘴,久仰久仰”

虽然以上对话

听起来像是搞笑

但“三堆牛屎”“八卦嘴”

可都是正儿八经的湖北地名!

湖北的地名,有的以山得名、以水得名,有的以民间传说、古代封国、村镇得名,也有的以宣扬武功教化、颂美吉祥得名,有的地名历千年不变,有的地名则多次更换……

最近,湖北省民政厅、湖北省政府文史馆和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正在举办寻找最美地名系列评选活动。其中有一项“最幽默地名”评选,小编看到一半就喷了。

退三步(神农架)

柜门关(谷城)

三堆牛屎(荆州区)

传说古时候太上老君牵着自己的坐骑——大金牛,云游四方,为百姓造福。途经此地时,金牛拉了三堆屎,便长成了三个小冢子,百姓便取名“三堆牛屎”。

三堆牛屎座落在荆州区川店镇宗南村委驻地东南面1公里处,在年前土地荒芜,隶属安陆乡三保一甲。年后,冢子周边开垦成了耕地;三个冢子于年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区域;年定为市级文保区域。

十二道脚不干(猇亭)

高马河从猇亭东南往西北,流至磨盘溪居委会八庙到龙盘湖的大坡垴,要连续过12道河沟,在当地称为“十二道脚不干”。

“十二道脚不干”原是古道。明清时期,湖北荆(州)沙(市)一带的商旅马帮,以及新场、安福寺等周边山区去宜昌、四川经商的挑夫、马帮,都须经此上行。

“十二道脚不干”全长4千米,流域面积为20平方千米。此处水域河道狭窄弯曲,溪河潺潺,山谷耸立,古木遮天。原来沿河谷行走的旱道,因高马河弯曲前行成了水道。从此行走的商旅,都要手提鞋子,打赤脚连续淌过十二次溪河,到了龙盘湖的大坡垴,才坐在河边洗脚穿鞋子。因此,猇亭区虎牙一带的人们把高马河流经磨盘溪的这段俗称“十二道脚不干”。

“十二道脚不干”,原来要提着鞋子过“十二道”溪河的人文景观,成为了高马河曾经的印痕。

王四五六塆(蕲春)

相传清朝早期,当地祖先玩博彩,总是压一二三骰子,一直没赢过,后来听到门头一种声音说“压一二三总是输”,祖先改为压四五六骰子,就开始赢,后来就开始置产业,开油铺,塆名为王四五六塆,也称王家油铺。

二妹山(随县)

二妹山在殷店镇朱店东8千米处,地处凤鸣村东南部,海拔.3米,占地面积5.5平方千米,山脚有山洞,二峰都圈有古寨墙,有东寨门、南寨门、北寨门,顶上石峰奇秀,风光宜人,始建于隋代。此山与跑马岭、老尖山、牛家洞连绵相连。据《随州志》载:“此山形若列眉,故以为名”,亦称二眉山。

欧巴县(来凤)

欧巴县,位于来凤县绿水镇体河村委会北方。对此地名,曾解释为此地过去有一石碑,碑上刻有“欧巴县”三字,故名。据考证,传说中的石碑无时无地,无依无据,来凤境内从古至今,没有叫“欧巴县”的县治地。“欧巴县”,土家语地名。“欧巴县”是土家语“翁巴先”的读音误记。“翁巴”是指高粱。“先”是香。“欧巴县”(翁巴先),土家语解释为:高粱又多又好之地。高粱是做酒最好的原料,过年做糍粑常用高粱。

尿石甘与尿石金(咸安)

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赛丰村境内双石水库南部库尾,有一个奇特的石头叫“尿石”。说起性格,谁也没有尿石坦率。

光天化日之下,大庭广众之中,无论是妇女还是未成年人从这里经过,它总是百无禁忌地屙尿,从不遮遮掩掩。这“尿”是一泓清泉,出“尿”的地方是16平方米的天然石壁。它位于双石水库一个库尾三岔路口。

谁也不知道它何年何月开始屙尿,更不知道它屙到何年何月。当地群众称它为“尿石”、“尿射”、“妙石”,称距这里米的甘家为“尿石甘”,称距这里米的金家为“尿石金”。

捉鸡城(黄陂)

捉鸡城的本名叫作京城,是东周遗址,因附近有一座赶鸡山,还有一座垸基寺(谐音“院鸡寺”),所以,人们就诙谐地将作京城叫“捉鸡城”。明代嘉靖三十五年《黄陂县志·山川》(卷上)记载:在县西四十五里,俗传“捉鸡城”。该城北距黄陂李家集镇2公里,属汉代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菢鸡母湾(应城)

菢鸡母湾位于应城市陈河镇南街村。从前湾里有个穷婆婆,一天,正坐在堂屋纺棉纱。忽然,从天井飞下一只菢鸡母,领着一群鸡娃,围着纺车唧唧喳喳地边叫唤,边玩耍。婆婆见小鸡一个个毛茸茸的,着实可爱。婆婆怜意切切,随手抓了一只,握在手里,觉得好玩。谁料等到再松手一看,哪还有小鸡?倒是看见了一个金光闪闪的金元宝。

这一下,婆婆就别提多高兴了,贪念顿生还想再抓几只,却全不见踪影了。只是从那天起,婆婆发现脚趾头上长出一个小疱,不几天便烂得象开花石榴,脓血淋漓,又痛又臭。

原来,婆婆在抓小鸡时,脚趾头被菢鸡母啄了一下。家里平时靠纺线讨生活,哪有余钱。万般无奈下,她将元宝换成碎银,买药治疾。等到元宝花光了,脚趾头也好了。

婆婆后悔莫及,逢人便说:我是得了外来横财,才烂了脚趾头的哟。为警示后人,乡亲们便把这个湾叫菢鸡母湾。

钉耙店(掇刀)

钉耙店(丁店)位于丁店村4组,东连沙洋县沈集镇乐山村,西接4组农田,南抵通村公路,北靠朱庙村。面积0.平方千米。清同治年间,此处为团林铺通沙洋和石牌的交叉要道口,行人往来频繁。

当地的几户杜姓人家看出商机,便开张了几处小吃店、小卖店,一时生意十分红火。随之,烟馆、茶馆、赌馆、旅馆也陆续开张,形成一个小集市。不仅过往人等在此消费,周围的农民也经常光顾。就连那些拣狗粪的人也怀揣几文小钱来这里凑热闹。拣狗粪的人来多了,他们使用的狗粪钉耙往往靠墙竖满几排,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人们便戏称此处为钉耙店,大家觉得有趣,就接受了这一名称,简称“丁店”。

小知识:

  湖北

  湖北,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湖北的省会在唐、宋时称鄂州,地点就是今天的武昌。

  作为湖北省的简称,“鄂”字的来源和原义,很多人是不甚明了的,就是土生土长的湖北人也不见得能说得清楚。外地人更有疑问:你们湖北呀,大江大湖,水多,可为什么简称“鄂”?

 湖北简称“鄂”来历有几个说法:一、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宜昌,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故湖北简称“鄂”。二、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商,周时代,噩鱼大量分布在长江流域,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捕噩为生的民族,称为鄂(古时噩,鄂同音,同义),这就是湖北省简称的来历。据清县志记载,公元前年,西周中期,楚国君主熊渠封他的第二个儿子熊洪为鄂王,修建鄂王城,开始了鄂州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三、西部有鄂西山地,故简称鄂。

荆门

  荆门,因“全楚西塞第一关”“川鄂咽喉”的荆门山而得名。唐书有记载,“荆州有荆门县,以荆门山名”。

  关于荆门山有一段有趣的神话故事:相传在远古时代,由巫山神女峰飞来一头雄狮,由安徽的黄山飞来一只猛虎,它们为争夺山水,咧牙相斗,被夏禹发现,抛出一根铁链把它们锁住,从此,狮虎各踞南北,故称“青狮对白虎”。由于虎牙上合下开,酷似大门,故称荆门。

  不过,如今的荆门山有两处,一处位于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另一处位于荆门市境内,具体位置现无准确定论。

这些看起来随意的地名,

居然一个个都这么有来历,

你的家乡有什么有意思的地名,

留言和大家分享吧!

来源/长江云

主编/张云峰编辑/王茜









































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duzx.com/ydsc/6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