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湖北大学政法与公管学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调查”实践队远赴被纳入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首批试点县市的宜都市,并深入到乡村进行了一场以村民直观感受及基层政府职能为视角的调研活动。
此次宜都之行,在前期认真查找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和宜都团市委的建议下,实践队最终选择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村庄开展调研活动,它们分别是“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枝城镇九道河村和“宜昌市宜居村庄”五眼泉镇响水洞村以及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高坝洲镇曾家岗村。
走进九道河村,首先映入眼帘是一片郁郁葱葱,青山绿水。河岸垂柳婆娑,河面波光粼粼,让人心旷神怡。该村村干部杨蕾同志热情的向实践队介绍了九道河村围绕“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进行村庄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与村庄未来的发展蓝图。在实地调查的路上,有许多大枣培育基地,这些大枣都是从山东引进的优良品种。在基地附近有很多“建设生态文明,打造没你乡村”的标语,这些标语无时无刻不熏陶着当地村民的生态文明的意识。在回去的路上,实践队遇见了两名正在护理九道河的护工。九道河贯通该村,也是宜都市区饮用水源地。炎炎夏日,护工仍兢兢业业的守护着九道河,他们的汗水与河水融为一体,香甜可口。离开九道河村,实践队的记忆中又多了一道如诗如画的风景。
作为“宜昌市宜居村庄”的五眼泉镇响水洞村,交通便利,物美人和。该村村委会主任马主任给实践队介绍了该村独具特色的“五美人物”评选活动。“五美人物”的评选活动对于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化解村里的矛盾,促进村庄和谐。该村获得枝城镇“和美之星”的村民胡传波说:“首先家庭很和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发挥好自己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平常乐于帮助邻里,主动为大家多做点事,村庄环境建设要靠大家。”离开响水洞村,实践队的记忆中又多了一面精神风貌的旗帜。
通过对这些明星村庄的实地调查,实践队深深感到它们之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村委会领导班子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的政策以及村民对于这些政策的理解和支持。“生产要发展,环境要优美”,引进低污染,可控制的工商企业为村民增收插上了翅膀,也保障村里环境不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