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多规合一”?
小编问度娘,度娘如是说——
“多规合一”是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
为啥要“多规合一”?
小编问记者,记者如是说——
同一块土地,在不同的规划中“身份”不同,这块地就没法用,地上的项目也会受影响。这种多个规划“打架”的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
据粗略统计,我国具有法定依据的各类规划有几十种,常见的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环保规划等,呈现各自为政的局面。还有一部分规划是按行政指令、政策文件或不成文的惯例编制的。
这些涉及空间的规划种类繁杂、政出多门、缺乏协调,甚至连技术标准、规划编制期限都不统一,具体实施起来容易“打架”。
这不仅减弱了规划的权威性和管控力度,也造成审批权限分属发改、国土、规划等多个部门,使开发项目审批流程长,效率不高。
听罢,小编心里默想,简单粗暴一句话:防止“规划打架”
湖北情况怎么样?
记者问省发改委,省发改委如是说——
为探索解决这一矛盾,湖北已开始“多规合一”试点。
目前,市县一级试点取得初步成效,预计今年形成省级“多规合一”成果。
“多规合一”大事年表
年,发布实施《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首次提出多规协调理念。
年,发布实施《湖北省市(县)城乡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再次提出多规协调的理念。
年5月,湖北省与国家发改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签署合作协议,建立省级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试点合作机制。
年底,省政府常务会议部署“多规合一”试点工作,要求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动,编制统一的省级空间规划,市级层面选取襄阳市开展试点,县级层面选取天门市、武穴市、老河口市、远安县作为试点地区,探索“多规合一”改革的体系协调。
年4月,4个县市已基本完成“一套规程、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一个平台、一套机制”,形成了“多规合一”改革的探索局面。
未来,湖北将深入推进试点,加强成果应用和经验总结,为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提供示范。
规划闹矛盾,殃及企业、项目——
多规合一能否破解“规划打架”?
不同的规划打起架,使项目报批难,落地难,谈何发展?
如何让诸多规划停止内斗,携手为发展服务,是“多规合一”这个“和事佬”的重要任务。
土地身份不定,企业家提心吊胆
调查地点:武穴市保元·华中商博城
图为武穴市多规合一联动平台
位于武穴市的保元·华中商博城占地亩,分两期开发,如今一期已售出七成。
这个总投资10亿元的商贸物流项目于年底落户武穴,但是直到一年多后才正式动工。
“之所以拖延,是因为规划之间发生矛盾。”湖北保元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冬说,项目所在地按照城乡规划是建设用地,但土地规划上这里是非建设用地。
这种情况夏冬见过不少。在外省,有的项目因为规划打架而搁浅,好几年不能动工。如果武穴项目也这样,企业损失将会很大,甚至导致项目流产。回想起来,夏冬至今仍感到心里发慌。
好在经过多方努力,规划调整了。一年之后,项目最终拿到用地指标,夏冬也松了一口气。
但武穴市相关部门拿出各种规划一对照,他们的心又悬了起来。
城乡规划用的是“54坐标”,土地规划用的却是“西安80坐标”,同一块土地,在两本规划里对不上。不同规划的指标体系有的偏重环保、有的偏重产业,没有共同语言。
随着湖北开展“多规合一”试点,作为试点之一的武穴市成立“多规合一”办公室,加快推进。
目前,武穴“多规合一”目标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了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用地分类协调标准,划分了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七条控制线,规划坐标体系全部统一为“国家大地坐标”。预计今年,整套机制将开始试运行。
土地属性各异,发展被束缚手脚
调查地点:宜都市高坝洲镇
图为宜都市城乡总体规划
宜都市高坝洲镇天平山,临近清江,上游村民不少以渔业为生。
然而,江面网箱养殖逐渐不符合环保要求,另寻地方发展现代渔业成为必然选择。
正好,在西至高坝洲电站、东至宜岳高速、北至高坝洲镇皓光村、南至清江的范围内,有一片亩土地合适建设产业园。两家企业拿出方案,有意投资现代渔业。
“宜都城乡总体规划上,这块地属于建设用地,眼看这项目就成了。”宜都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然而,再查阅土地利用规划,同一块地却赫然标着“基本农田”,项目不能上。
用地属性冲突,说到底是各种规划对空间的管控模式不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管控以主体功能区划为主,城乡总体规划管的是城市用地空间布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用地指标为管控手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采用环境功能区划模式……管控模式不一,导致土地利用布局差异,规划空间管控能力降低,存量用地盘不活。
这不是个案。据悉,宜都市各部门为促发展制定了诸多规划,如宜都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清江(宜昌)康养产业试验区发展规划、宜都市旅游总体规划、宜都市环境保护规划……各个规划之间存在重复和冲突,迫切需要多规合一,统筹发展。
今年,省住建厅将宜都市纳入“多规合一”试点,宜都成立了“多规合一”领导小组,将重点加强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结合生态保护规划、林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等,从内容、平台、协调机制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理顺“多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两个规划冲突,重点项目无地放
调查地点:天门市
图为天门市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截图
天门市在“十三五”期间规划了个重点项目,其中55%是工业项目,28%是道路、安置性住房等民生项目。
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几个主要工业园中,预计需要建设用地15.68平方公里。
然而,拿出天门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对照,城市总体规划上标着建设用地的地块,在土地规划上却是非建设用地。冲突之处两相抵消,建设用地还缺8.45平方公里。
“在为‘十三五’重点项目选址的过程中,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矛盾是最突出的。”天门市发改委副主任吴慧斌说,个项目规划选址中,因这两项规划导致的冲突占83%。
规划打架,项目落地就会束手束脚。将其他规划也拿出来对照,冲突就更多了。他们一共清理出个,总面积达到98.79平方公里,约占市域面积的3.8%。
为破解难题,天门在“多规合一”试点中采用“土规定规模、城规定边界、调整保重点”的方法协调处理,基本消除或缓和了冲突。目前,该市已完成全市空间规划信息数据库,“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预选址已落地。
编辑:张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