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沦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巫山虽是渝东的一个峡江小县,却是文化名县、旅游强县、移民大县,重庆直辖20年,县城已建设成了“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千年古镇,万载文明。”的现代新兴移民县城。(华龙网签约摄影师陈朝君江湃文/图)
纵观历史,巫山县境,战国为楚国巫郡。秦代,昭襄王三十年(前),改置巫县。东汉,建安十五年(),析巫县置北井县。三国时期,蜀汉章武二年(),县境属吴国宜都郡。吴孙休永安三年(),分宜都郡置建平郡,治巫县。西晋,泰始四年(),隶属巴东郡。隋朝,开皇三年(),改巫山县,属建平郡。巫山在县东,也称巫峡,县因以为名。巫山以上古唐尧时代巫咸(尧帝的御医)而得名。自唐朝至明代,巫山县建制基本没有变化。清朝,康熙九年(年),大昌县并入巫山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12月17日,成立四川省巫山县人民政府。年6月28日,巫山县划归重庆直辖市。
重庆直辖前的巫山码头,游船排列有序。(年5月摄)
三峡工程年获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确定年正式动工兴建。巫山是重庆库区首搬首淹县,同年7月巫山新县城建设奠基兴建。
巫山新县城建设奠基仪式在雨中举行。(年7月摄)
由于三峡工程久议不绝,巫山旧县城市政基础设施陈旧,城市发展严重滞后,空间狭窄,紊乱不堪。
巫山旧县城最繁华的十字街,房屋破损,电线宁乱。(年6月摄)
巫山县政府综合办公楼矮小拥挤,场地。(年6月摄)
县城最大的活动场所在水阳坝,长宽不到半个足球场。(年7月摄)
巫山旧县城座落在长江和大宁河交界的河坝上,地势平坦,是一个占地一平方多公里的弹丸之地,容纳了常住人口6万多人,街道东西长度就一只烟的工夫行程,每到夜晚饭后,市民接踵而行。(年6月摄)
根据地质条件,长江委确定巫山新城的搬迁方案是依山后靠,建在三峡工程的最高水位米之上的山坡上。
年6月,巫山新城指挥部落成,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迁建大规模上马。(年6月摄)
巫山新城建设如火如荼,移民迁建作为压倒一切的工作中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突破道道难关。(年5月摄)
为赶超进度,采取拆建并举,建好一批,搬迁一批,安置一批,拆除一批,清理一批的方法,确保蓄水。(年5月摄)
旧城建筑夷为平地。(年5月摄)
年8月,巫山新县城建设落成,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如期搬迁完毕,迎接长江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年8月摄)
年8月30日,在巫山旧县城遗址,隆重集会,庆祝移民搬迁告捷,迎接三峡工程二期蓄水的到来。(年8月摄)
新的县城,新的规划,道路宽了,建筑靓了,安居环境提档升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吹响号角。(年10月摄)
为整合土地资源,将巫山高级中学、职教中心、师培中心、县委党校、行政学校、体育场馆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文化区域成片打造。
巫山七校合一文化区域规模初具。(年3月摄)
巫山县城依山傍水,移民新城崛起在渝东门户。(年3月摄)
巫山是长江三峡库区的一块旅游风水宝地,是镶嵌三峡库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年12月摄)
巫山地处长江三峡生态屏障核心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是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县和国家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
重庆直辖20年,巫山机场和高铁建设正加紧推进,巫山正依托渝东门户交通枢纽,致力打造全市重要生态产品基地、重要特色产业基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旅游历史文化名片,不遗余力建设山水港湾旅游新城、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县,幸福渝东门户。
本文经作者陈朝君授权发布
总编辑:陈辉
主编:刘丽
文案:赵鹏程马明榜
美编:吴灿
商务广告合作—电话/
新闻合作电话/社会求助电话/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治的最好中科白癜风名医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