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
首页
宜都简介
宜都地点
宜都市场
宜都要闻
宜都发展
宜都天气
宜都旅游
宜都信息

厉害了,宜都人社年特色工作盘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33653.html

转眼又是充实的一年,年宜都市人社局认真落实省、宜昌市人社部门各项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三项建设”(党建提质、经办增效、风险防化),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在服务上找创新,在特色上显活力,在品牌上下功夫,在实干上见成效,人社工作在上新台阶。

机关篇

23℃窗·桥·润人社服务暖人心

年,宜都市人社局在全局开展“23℃窗·桥·润人社服务品牌”创建活动。

一是每名职工都是窗口,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的“三亮工程”和“服务比精细、维权比公平、克难比有为”的“三比活动”,每月对党员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强化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简化办事流程,科学设置办事程序,减少审批环节。

二是每项工作都是桥梁,开展“领导带班制”,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实行“一站式”服务。

三是每次服务都在润心,着力抓好“一支部一品牌”,不断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

四是建立“23℃窗·桥·润”人社服务品牌长效机制,推进人社服务制度化、规范化。

四道防线治欠薪

针对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市人社局创新建立“四道防线”,构筑“立体式”防控欠薪安全网,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是管理机制建防线。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责任,针对建筑领域市场管理不到位、违法转包分包等问题,强化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治理。

二是处理渠道建防线。建立举报投诉“绿色通道”,对所有案件做到“快立、快查、快调、快处”,及时消除隐患。

三是监督检查建防线。重点对建设项目劳动者工资发放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从源头预防和治理拖欠行为。

四是治欠惩戒建防线。设立诚信“黑名单”,建立企业诚信评价体系,让恶意欠薪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取得的成果:

一是强化了部门联动,群策群力,快速反应,欠薪问题能够迅速化解。

二是劳动者维权实现了从“窝心维权”到“安心维权”的转变,劳动者为维权中心送锦旗给“四道防线”点赞。

三是年共帮助多名劳动者追讨工资万元,案件结案率98.5%。案件数量较上年下降38%,涉及人数、欠薪金额比上年度同期下降27.3%,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一致好评。

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

为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服务农村现代化建设,近两年来,市人社局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民职称评审,深受农民群众好评。

一是精心调研设计。省人社厅决定在我市率先开展试点。领题之后,多次深入企业、合作社和基层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为省、宜昌市制订农民职称评审政策提供前瞻依据。

二是科学制定方案。提请上级职改部门在制订政策时,在农民职称专业类别、等级设置、名称等方面力求切合农业发展、农民状况实际。同时降低学历、论文、职称外语、计算机等硬性要求,突出参评农民相关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致富带动能力。

三是坚持定位突破。在评审专业上突出柑橘、茶叶种植、畜牧养殖及农产品加工经营为重点参评专业,选择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农技推广人员及参加职业农民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等作为评审对象。

取得的成果:

一是为全省、宜昌市开展农民职称评审工作夯实了基础,对农民人才评价作出了有益探索,提供了可行依据。

二是共人参加了评审,其中56人取得中级职称,54人取得初级职称,增强了职业农民荣誉感。

三是促进了农业企业产业化发展、企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

就业篇双创人才超市正式启动

年1月,宜都市双创人才超市正式启动,该“超市”分为精准化扶持、市场化配置、信息化服务等三个方面,按照“有求必应,即时服务”的要求,为双创人员提供“全要素、全方位”的服务,让“超市”成为双创人员创新创业路上的“加油站”,为他们提供优质的人才服务、各项创业扶持政策、人才引进扶持政策、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专家创业指导后续跟踪服务等,使他们的创新创业之路走得更加顺畅,更加长远。

“我选湖北就业宜都”大学生实习实训

今年湖北省人社厅大力实施“我选湖北”计划,我局积极响应号召,多措并举实施高校毕业生引进工程,为宜都大量引进人才。今年7月,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三峡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各大高校的大学生纷纷来到我市,他们将在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小企业开展为期1个月的实习实训。

实习单位为学生们提供了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营养健康的工作餐;实习实训生活基地为学生免费提供住宿、WiFi、空调、水电、热水器,并购置了被褥等生活用品,解决了大学生实习实训期间的住宿问题。截至十二月底已有人来我市实习实训。

养老篇城乡一体全覆盖养老待遇同步调

10月22日,根据省市关于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相关文件要求,我市名城乡居保待遇领取对象基础养老金标准由原来的85元上调为95元,人均养老金由每月元提升到元,高于周边县市平均水平。养老金待遇的调整让人民群众了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增强获得感,也为我市本年度县域经济考核提供有力保障。

足不出户,轻松缴费

5月27日,市养老保险管理局与宜都市农业银行一起到全市十个乡镇、办事处人社服务中心办公,为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带来宜都市城乡居保缴费新途径——掌银客户端缴费。

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安放大幅宣传画及发放宣传手册向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详细介绍了手机银行客户端缴费流程,这标志着宜都市城乡居保缴费步入掌上缴费时代,城乡居保参保人员不再需要每年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缴费,随时随地掏出手机,通过手机银行客户端,即可轻松完成本人或家属城乡居保缴费。

宜都市养老保险管理局将深入贯彻23°C人社服务理念,不断推进“指尖人社、智慧人社”落地,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更方便快捷、贴心优质的服务。

医保篇精准扶贫住院者开通补偿“直通车”

为了彻底落实精准扶贫对象医疗保险待遇,从3月1日起,市医保局为我市纳入精准扶贫的人员开通住院补偿“直通车”服务,具体有如下措施。

一是扶贫对象如果因病需要住院治疗,实行先住院后付费,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对纳入低保、五保的精准扶贫户可以“0门槛”住院。以免患者由小病进一步拖成大病,从而导致更高的医疗费用。

二是扶贫对象的住院补偿在普通患者补偿的基础上提高20个百分点,在市内住院由医疗机构现场直接结算。减轻了贫困对象的资金压力,也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的问题。

三是扶贫对象的住院费用纳入大病保险的门槛由元降低到元,并且大病保险报销比例不低于60%。

宜都实现全省首例农村居民医保患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9月7日,宜都市王家畈镇农民曾某在广州医院利用社保卡刷卡成功,成为全省农村居民患者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刷卡结算第一人,标志着我市城乡居民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正式落地。

今年来,宜都市积极探索城乡居民省内就医实时结算,今年又率先在全省实现跨省异地直接结算。参保人员跨省就医时,经申请备案后,持社保卡住院就医,出院时只需支付住院费用个人负担部分,报销部分由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通过跨省结算平台直接结算。住院费用报销执行就医地支付范围和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等规定,起付线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执行参保地政策。

跨省就医直报结束了参保农民省外就医必须回参保地报销的历史。患者只需支付报销后的自付费用,免去了参保人员报销周期长、垫资负担重、往返奔波苦等诸多难题,有效减轻了参保患者看病就医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征收篇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上线运行

市人社局紧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攻坚克难,全力稳步推进我市机保改革落地。年9月已经全面完成符合新制度参保的单位和个人的上线运行工作,上线人数及完成率均位居宜昌市前列。年12月我市正式启动成建制老机保单位的人员预登记、编办审核、人社局入库、上线运行等工作,至月底已经全部完成所有老机保单位的人员审核入库确认工作。我市共完成预登记及审核入库单位家,在职人员人、退休人数人、共计92人。

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收工作

今年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后的第一年,并采用全省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收系统,宜都市多举措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征收工作。

一是召开全市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启动工作大会,制定了征收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任务目标,明确了各项参保范围、征收标准、征收对象、缴费方式等;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与市政府领导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主体责任意识,确定各部门的职责。

二是明确征收方式,实行“政府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抓、部门配合”的方式,集中精力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收工作放在手里抓。

三是会同市地税局分别到各乡镇、社区组织业务培训24场次,现场培训湖北省城乡居民征收管理系统、操作方法及医保政策解读,以及基金征缴方式的介绍和流程。

四是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发放宣传资料、政府门户网站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duzx.com/ydsc/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