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这既是对市场谣言的有力粉碎,也是对市场预期的坚定引导。此前,财政部、国税总局等部门在多个场合强调将推出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市场疑虑之处在于目前财政增收压力大,减税降费落实不易。从11月数据来看,公共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增速跌幅均有扩大,其中个税收入增速由正转负,增值税增速保持负增长。当然,这其中有个税减税效应的因素。实际上,未来减税降费空间很大。短期内可以预期的至少包括三项:明年起实施的个税专项扣除、增值税改革以及调低社保费率等。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是大概率事件,预期方案是三档并两档,并继续调降税率。有机构测算,如果并档的同时继续降低税率,那么减税规模将达万亿元。今年5月1日起,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预计全年可减税亿元。“放管服”改革则进一步拓宽了降费的空间。近年来,三公预算支出、一般性支出逐步压缩,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提高行政效率的各项措施也在稳步落实之中。比如,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表示,年底前全面实现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一次检测、一次收费”,再取消10%以上实行强制性认证的产品种类或改为以自我声明方式实施。减税降费既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力手段,更是直接提升企业获得感的有效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微观经营主体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我们期待更多、更具时效的减税降费政策掷地有声,并以此为契机优化财税体系,更有效地释放减税红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duzx.com/ydtq/13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