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苇(生命在于折腾)
湖北风云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冶风云网创始人,电影《无热血不青春》编剧。
目前从事传媒,影视,文化,娱乐,互联网行业。
昨天笔者看见一则新闻《最新全国百强县名单出炉湖北仅宜都市入围》
以下蓝色字体摘自媒体消息:
“近日,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直属机构发布了“年县域经济强”榜单,江苏省昆山市名列第一。
湖北省仅宜都入榜,大冶遗憾出局。”
“县域经济强()”榜单
看到这里笔者有个疑问,为什么年刚过半就有这样一个百强城市评选出来?经过查找其他的信息,原来这次的评选机构是“赛迪顾问”,而不是之前的“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简称中郡所)。
百强评比有权威性吗?
据了解,从年开始,国家统计局主持发布“全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指数前名评比”简称“全国百强县评比”。年,该评比中止。而“中郡所”这家民营机构仍然举办“百强县评比”,与原先官方评比极易混淆,致使不少县市和市民误以为这是有关部门的评比。
年-年大冶连续4年进入“百强县”均为“中郡所”所为。虽然这个榜单有一定的依据,可以从某些方面反映出中国县域经济指数,但是没有权威性。
而“赛迪顾问”这个国有控股的顾问咨询公司所评的县域经济百强又有权威性吗?笔者不敢断言。
城市经济实力的评比,不像高考有统一的试卷,没有任何一个榜单可以真实的反映城市的排名。
何况,在中国几千个县域中,99名与名又有多大的差距?
百强丢了又怎样?
“百强县”作为一个荣誉的确可以成为一张城市名片。在过去的几年中,“百强大冶”增加了大冶市民的荣誉感,相信也对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抛开面子,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
从市民的层面来说,市民更关心的是城市的宜居性和幸福指数,从经济层面来说,是劲牌等这些优秀企业促进了大冶的经济发展,而不是“百强县”的荣誉造就了劲牌这类企业。
受整个经济环境影响,以矿业和工业为主的大冶经济受到了更为严重的冲击,短期之内根本无法恢复,就算保住“百强”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大冶经济能进百强,矿业功不可没。但整个中国的矿业若干年内都无法恢复到前几年的非理性状态。
“保百强,再进位”,一直是前几年大冶的目标,但是这样的目标势必也会引起一些目光短视的行为。笔者宁可大冶不进百强,能扎扎实实做一些长远的规划,务实的工作,让经济缓步的提升,而不是下猛药让其回光返照。
找准新的切入点,让大冶经济逐步摆脱对矿业和制造业的依赖,这是长远之路,但是绝对不会在短期看到明显的效果。
就算年的百强丢了也没什么,保百强不是灵丹妙药,丢百强也不是世界末日。百强的口号先放一放吧,地基不稳,做不了高楼。
减轻压力,重新上路。
卧虎台企业家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