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用3%的增值税,相比之前40%的税负,这样做可节税80%以上
一般从事建材经营销售类企业,业务涉及到设备租赁、施工安装以及工程管理服务以及建材销售业务等等。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一般很难获取13%的增值税发票。特别是建筑类行业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税负压力大多数体现到缺少进项成本发票,这就导致企业利润虚高,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税负过重。
目前建筑行业有哪些风险?
1、人工成本比占高,占了40%左右。其中大部分为临时工,流动性较大,结算的时候难以提供合规的凭证,这就导致企业劳务费无法入账;
2、租赁设备核算难。因为在建筑行业设备大多在个人的手中;
3、零星采购多,材料费用列支难;
目前建筑行业的难题是什么?
1、建筑工程公司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取消;
2、挂靠项目发票风险大;
3、挂靠方如何从总包方取得合理的收益;
4、农民工的工资、社保、个税问题;
5、劳务支出费用、建筑材料、机械租赁、佣金回扣等等也难取得增值税进项;
建筑行业有什么合理的方法能够降低企业税负?
可以在税收优惠园区成立个人独资企业,利用个人独资企业没有企业所得税和可以核定征收的优惠政策,以此来达到合理节税的效果。
通过利润分包方式,将部分业务转包。税收优惠园区个人独资企业只需要缴纳3%的增值税、附加税、个人经营所得税。核定之后个税为0.5%—2.1%,核定后综合税负在4%以内;公转私也不需要20%的分红个税。
举个例子:某一个建筑企业,在税优优惠园区成立了一个小规模的个人独资企业,将主体企业的万业务分包给园区的个独企业,那么该企业的应纳税额是多少呢?
增值税:万*3%=15万
附加税:15万*6%=0.9万
个人经营所得税:45万*30%*10*—4.05万=10.95万
税负总额:15万+0.9万+1.0.95万=26.85万
主体企业万的利润正常缴纳
企业所得税25%:万
分红个税20%:75万
税负总额:万+75万=万
相比40%的税负节省了一百多万!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成本,无需成本凭证,解决了费用列支问题。而且政策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完税后将企业利润公转私到个人独资企业负责人的个人卡上是允许的。
中国国家税收环境极其复杂,不管是老板还是个人,虽然不是财务,但一定要有财税意识。
说到财税,除了个人以外,可以说这也是所有企业都需要考虑的大问题,连马云、刘强东也在其中,不然怎么会有马云没有薪水,而刘强东的年薪只有一块钱这样的事情出现呢?
其实上面用的这个节税避税方式,正是《避税》这本书中的众多避税方式之一,这本书中运用了上百种真实案例,各种避税方式相结合,告诉你怎么正确而又合理的避税。
是不是很多人都觉得避税问题只有那些出色的财务才会知道,其实不然,老板也是要懂得一定的节税知识的,这样才能的合理的帮公司节省的开支,让你的收益最大化。
《避税》这本书在年进行了改版更新,适用于新版税法和利用最新优惠政策,如果你是企业老板、财务人员、高收入人群,那这本书非常适合你去读。
(注:以上资料,只供参考,不要走弯路,合法交税,人人有责)
两本不到几杯奶茶钱的《避税》,有需要的朋友点击下方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