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
首页
宜都简介
宜都地点
宜都市场
宜都要闻
宜都发展
宜都天气
宜都旅游
宜都信息

全国都在关注从宜昌走出去的巴东县委书记

阅读提示

综合新华社电昨日,中央组织部公示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表彰人选,其中有3位来自湖北,他们分别是:余学武,黄冈市委常委、红安县委书记;陈行甲,恩施州巴东县委书记;熊征宇,咸宁市嘉鱼县委书记。

据了解,第一次评选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是年。当年6月,中组部从多名县(市、区)委书记中遴选出人,作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加以表彰,当时其中最突出的典型就是孔繁森。

时隔20年,中央再次遴选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意义非凡。“郡县治,天下安。”县委书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去年11月起,中央党校专门开办县委书记研修班,计划到年底将全国县(市、区、旗)委书记轮训一遍,习近平总书记曾亲自授课。

陈行甲履历

陈行甲,男,汉族,湖北省兴山县人,年1月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现任中共巴东县委书记。

年8月至年11月,在兴山县燃化局、经协委、外贸局、县团委、水月寺镇及兴山县委任职;

年11月至年12月,任宜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

年12月至年3月,任宜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年3月至年5月,任宜昌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党组成员;

年5月至年12月,任宜昌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党组成员、湖北宜昌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年12月至年1月,任湖北宜昌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正县级);

年1月至年2月任中共宜都市委副书记、宜都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年3月至年10月任中共宜都市委副书记、宜都市人民政府市长

年10月至今任中共巴东县委书记

其实不想有的“政绩”在巴东百姓心中,陈行甲主政几年来的政绩之一,是查处了一批问题干部,上到副县长,下到村干部。陈行甲说,其实这是他最不想有的“政绩”。但是,他话锋一转,“如果县委书记不狠刹歪风邪气,不狠揪贪腐分子,就是严重的失职。”   陈行甲在巴东开的“第一刀”,是大力清理整顿违法占地、违规建设现象。由于监管不力,“两违”建筑一度在巴东城区的长江两岸恣意生长。有人曾经预言,巴东下一个轰动全国的新闻,很可能是“房屋大面积倒塌”。   

绝不能让这个“新闻”成为现实!陈行甲任组长,带队查处“两违”建房户户,并采取措施逐一消除安全隐患。

  去年7月以来,陈行甲陆续收到不少举报,称国家投资多万元的平阳坝河堤工程存在重大质量问题。他悄悄前往现场核实后,要求县纪委和县公安局尽快调查、严肃处理。历经半年的调查中,有人出面斡旋求情,有人想重金贿赂,都被他严辞拒绝。最后,有人公然放出狠话:“既然陈行甲想搞死我们,我们也要搞死他,搞不死也要搞臭他!”   陈行甲不信这个邪,他顶住压力,一举打掉盘踞当地多年的“中标大王”,并揪出、查处9名与其有利益关系的干部。接下来,“中标二王”、“中标三王”相继落网,一批问题官员落马。   去年10月18日,在该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总结大会上,陈行甲指名道姓披露了一批贪腐案件内幕,其中,原副县长邓明甲涉嫌严重经济问题,令在场的0多人震惊。   在今年3月的县纪委全会上,陈行甲再次披露了一批贪腐案件,并痛心劝告:“我要正告32个在职的县级领导,大家身上有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待、个人的汗水、家庭的荣光,走到今天不容易。我真心希望邓明甲是巴东走进监狱的最后一个县领导。”   沿渡河镇罗溪坝村党支部书记钱坤贤说:“陈书记抓贪腐力度之大、决心之大、效果之大,都是巴东人民没有想到的。”随身带着母亲的遗照“家风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我的百姓情结,与母亲从小对我的言传身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提到母亲,陈行甲不觉眼眶湿润。在他办公室的书柜里,端端正正放着母亲的遗像。   陈行甲年1月出生于宜昌市兴山县农村,父亲在外地工作,他和姐姐从小跟着母亲在农村长大。母亲对姐弟俩管教很严,对左邻右舍甚至过往行人却非常好。那时,常有过路的“背客”坐在他家门前的石凳上歇脚。母亲总是把石凳擦得干干净净,主动端茶送水。久而久之,陈行甲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对待村里人,母亲向来慷慨。陈行甲记得,邻居王伯娘的丈夫因病去世,她独自带着七八个孩子,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家里缺盐缺米时,她唯一能借到的地方,就是陈行甲家。事实上,王伯娘借的东西,几乎没有还过。母亲常对姐弟俩说:“要是我不借给她,她就再没别的地方可借了。我们家里条件好一点,能帮人家一下,也是积德行善。”   陈行甲印象最深的,是30多年前的一个深夜,王伯娘敲开他家的门,没头没脑地开始哭泣。母亲好言相劝,得知她的三女儿次日出嫁,却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母亲从衣柜拿出自己一直舍不得穿的暗红格子的确良衬衣,放在她的手上。   

“对王伯娘这样的穷苦人家而言,我母亲给了她们一家人最后的体面。”陈行甲说,虽然母亲只读了两年半的书,但母亲用言行举止教给他的东西,远远胜过他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

  母亲年去世时,陈行甲给她做了一本纪念册,一直随身带着。工作累、心里烦的时候,他会拿出来翻一翻。听课讲课是家常便饭在陈行甲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朋友圈”,那就是中小学成千上万的师生。“到各学校去讲课听课,是陈行甲的家常便饭。”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郑远宏说。   今年高考前夕,陈行甲冒雨来到巴东一中,分别与一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和一个补习班的同学们互动交流。他和大家唱起英语歌,并竖起两个大拇指大声说“你们真牛”,感染着现场每一个跃跃欲试的孩子。   作为曾公选到美国、德国学习的县委书记,陈行甲非常清楚,教育对改变巴东贫穷的面貌举足轻重。3年多来,他坚持每年高考前为高三学子加油鼓劲,每到乡镇检查工作必看学校,到学校听课、讲课成了家常便饭。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投资,也是一项情感投资!”陈行甲说,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心中有着深厚的校园情结。

  对教育的重视,带来沉甸甸的收获。去年,巴东一中有15名同学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陈行甲专门赶来上了一堂课,告诉同学们在名校应该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为人处世,还有清华大学哪个食堂的饭菜比较好、该怎样选课等。

  

90后创客约他“聊聊”很多巴东人知道,陈行甲喜欢上网,经常给网友回帖。他在一些重要会议上的讲话,也常常发到网上,并引发热议。   “我来巴东不到一个星期就成了新闻人物,就是因为网络。”陈行甲说,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山区,网络是提高工作效率、畅通社情民意的好渠道。   年10月20日,陈行甲到任第4天,网络论坛就出现一个长帖—《给巴东新任县委书记的公开信》。当晚看到此信后,他立即实名注册,并于凌晨给网友回帖表示感谢,同时公布了自己的邮箱。   这件事很快传开,网友的来信挤爆他的邮箱。对于那些反映当地问题的来信,陈行甲并不回避,每天晚上10点钟以后,是他与网友的交流时间。   

不知回了多少帖子和邮件,也不知协调解决了多少问题,陈行甲的   6月2日,楚天都市报记者正与陈行甲交谈时,一名创客在他的   次日,记者见证了这位叫钱才国的90后小伙,与陈行甲面对面交流近一个小时的情景。钱才国去年从广东打工回来,在巴东开办了一家“创客沙发”工厂,但感觉有点力不从心,想请县委书记到厂里现场指导。陈行甲爽快地答应了邀请。   “地方治理,就是做人心的工作,以心交心才能换取真心。”在







































白癜风治疗价格
白癜风注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duzx.com/yddd/1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