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评职称突出“以用为本”
据了解,选择在宜都市率先开展农民职称评定试点,主要原因是宜都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宜昌唯一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试点工作县市,且柑橘、茶叶等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经营工作基础较好。年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来,宜都市已先后培育职业农民余人。
宜昌农民职称评定试点,主要围绕柑橘、茶叶、中药材、畜牧业等特色农业开展,首次评定对象以农业生产经营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为主。
和一般评职称有些不同,农民职称在评审标准上,突出以用为本原则,适当降低了学历、论文、职称外语、计算机等硬性要求,突出考核评价参评农民相关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致富带动能力。
宜昌农民职称分为初、中、高三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分别为农民技术员、助理农艺师;农艺师;高级农艺师。而在当天的评审会上,主要进行了初、中级评定。
参评的农民都不一般
参加全省首次考职称的农民都是些什么人?
据记者了解,首次参考的这名农民主要是宜都市“农字号”龙头企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大中型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村干部、各村农业技术推广员。
用宜都市农业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施春燕的话说,“此次申报参加评定的大多是来自宜都市农业生产经营一线的技术骨干和农业从业人员中的‘精英’。”
这些参评农民多长期从事农业种植、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加工经营等工作。在此之前,他们也曾参加过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阳光工程等相关培训,有一定的农业种植、生产经营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业绩贡献,有的还拥有专利发明和核心技术,有的是宜昌市劳动模范。
当天评审会上,评委会专家也认为参评人员的农业生产经营经验十分丰富,素质能力和业绩突出者比例较高。
农业精英们看好考职称
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当天申报参评的人中,有42人通过中级评定,54人通过初级评定。
来自宜都市枝城镇大堰村的唐万清就是通过中级评定的人员之一。他家里种植有20余亩柑橘,他同时也是宜都市农业局确定的村农技推广员。
唐万清告诉记者,当他从镇农技中心处得知可以参加农民职称评定的信息后,当即决定报名。他认为,此次参加农村职称评定,可以与同行和专家好好交流、扩大眼界、增长知识,同时以后在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时也增加了“底气”,农业部门和种植户对他也会更加认同。
农民评职称的试点,受到这些农业精英的普遍欢迎,除有利于提升自身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外,不少人心中也有盘算:在下一步扩大经营规模、争取政策支持的竞争中,他们有望抢得先机。。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什么医院好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最好